相較于其他行業,酒業秩序相對“穩定”,營收排名雖有變化,但變化于多數酒水行業從業者而言均在意料之中。反觀娛樂業,一代新人換舊人;再看手機業,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后看互聯網行業,各領風騷三五年。
2012年行業調整時,筆者就曾感慨,酒業舊營銷模式漸漸失效,酒業新營銷模式尚未形成。2016年名酒復蘇,多數名酒企業營收快速增長,多數中小酒企營收持續萎靡,酒業呈現出擠壓式增長的態勢。2019年過半,在酒業沖出的品牌并不多,江小白算其中一個。
2019年7月25日,“金六福·一壇好酒”伴隨商業火箭進入太空,從“事件營銷”的角度上講操作近乎完美,先有大事件、再有大傳播,中間穿插著新產品。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一壇好酒自問世以來,可以說將舊營銷玩到極致,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確實巨大,取得的實際效果卻遠不如當年的金六福。伴隨著一壇好酒的戰略落地及戰術呈現,時常引發酒水行業從業者的思考。若一壇好酒都不能“大成”,那其他新品還有機會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在酒業營銷的體系中,始終圍繞著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做事。酒業舊營銷的順序為,先通過媒介傳播做知名度,再通過品鑒活動做美譽度,然后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單品營銷落敗,無非有人折戟于知名度(孔府宴),有人跌倒于美譽度(秦池),有人潰敗于忠誠度。
舊營銷體系“渠道為王”。先想辦法“建網絡”,一波又一波的招商,哪怕是花錢買渠道的供應權;再想辦法“抓陳列”,力求生動化、極致化的陳列,如“一面墻工程”;最后想辦法“搞品鑒”,通過影響意見領袖的飲酒習慣,來帶動整個市場的品牌氛圍。
新營銷體系“用戶為王”。在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渠道的推薦漸漸失效,有時甚至“售貨員推薦什么,消費者不買什么”。用戶漸漸明白,線下推薦和線上展示,大體都是因為“商業驅動”,要么花錢買推薦位,要么是利潤足夠高。當天貓、京東等綜合類電商平臺,都與線下知名品牌達成“流量共建計劃”,說明連天貓、京東等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平臺也漸漸向交易平臺轉化,而非打造品牌的平臺。
“用戶”如此聰明,那新時代的品牌建設及產品營銷該何去何從?依舊要圍繞“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去做事,無非順序調整及投入力度要調整,先做圈層忠誠度,再做市場美譽度,最后做品牌知名度。如何做圈層忠誠度,先要把用戶找出來,然后通過持續、精準、有效的營銷方式影響他們。小米手機的起家便是如此,江小白的起家亦是如此。
新營銷體系,是舊營銷體系的升級與迭代,同樣要求品質過硬且有獨特賣點的產品作為支撐,其次才是圍繞用戶做行之有效的營銷。近些年,在市場逐漸火熱的野格利口酒、烏蘇啤酒,均有著新營銷的身影。
在傳播碎片化的時代,想借助一個大事件將產品引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比拼的是耐力、智力。目標是大而強,實現路徑卻要依賴無數個“小而美”。看似“秩序井然”的酒業,實則“暗流洶涌”,挑戰與機遇并存。在舊營銷體系漸漸崩潰的邊緣,酒業一定會誕生更多有趣的新品,來推動行業朝著更加穩健的方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