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伏天已進入后期,啤酒市場也進入新一輪的“拼價”銷售季。與往年不同的是,此前一直“眼高于頂”的進口啤酒在今年竟然主動放低身價,紛紛以促銷降價的方式打起了“親民牌”,部分產品售價甚至超過了國內品牌啤酒,這讓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國內啤酒市場更加激烈。
眾品牌促銷搶市場
近日,記者走訪市內多家超市發現,啤酒產品已然搶占了促銷處的“優越”位置。而在精品超市,啤酒打折的力度不可小覷,其中一款6聽裝的純生啤酒價格觸底接近9元,引來不少消費者駐足挑選。據銷售人員透露,當前,購買啤酒的消費者幾乎都是沖著打折來的,打折力度大的產品每天能賣出二三十包。
此外,啤酒產品在餐廳內的銷售風潮更為強勁。記者走訪了多家不同級別的餐廳發現,幾乎每張桌子上都擺著不同品牌的空瓶子。據一家餐館的銷售人員表示,進入7月后,一天最多能賣200瓶以上。目前他們也開始引進一些進口的中檔啤酒。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一聽500毫升的中檔啤酒與瓶裝的普通啤酒價格相差并不多,看起來又方便衛生,很好賣。”
國產啤酒“壓力山大”
雖然高端啤酒是啤酒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已成共識,但目前中低端啤酒是現在啤酒行業的消費重頭。眼下,一些進口啤酒在國內紛紛推出低端產品,這讓素來由于競爭激烈、利潤趨薄的國產啤酒品牌倍感壓力。以500毫升的愛士堡啤酒為例,四聽裝只要28元左右,相比動輒十幾元一聽的國產高端啤酒,競爭優勢可見一斑。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外資啤酒向中端市場傾斜的問題,國產啤酒需要做的是向高端構建的產品結構調整,未來啤酒行業的趨勢就是雙方對攻市場。
“女性牌”或成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諸多品類的啤酒當中,清爽型的進口啤酒開始受到青睞,女性消費市場成為購買這些產品的主要潛力人群。其中,荔枝、柳橙、菠蘿、蜂蜜等口味的低酒精水果啤酒的銷售情況也較為喜人。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女性社會交往的增多,女士啤酒蘊含著較大的市場潛力。清淡型啤酒和果味啤酒在女性消費群中更容易打開銷路,這些群體在購買進口啤酒時更容易受到電影等潮流的影響,這也為諸多品牌酒企提供更多營銷思路。同時,該業內人士還表示,在啤酒增速整體放緩之下,企業要時刻關注消費趨勢的變化適時調整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