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的七月,所謂的白酒淡季,今年卻有些許不同。
從國臺與酒仙網的花椒直播,到茅臺戲劇性的與1919從相殺到相愛,貴州醬香的“互聯網+”不斷。
而貴州國臺酒業近期推出“千商工程,百日大戰”暨全國招商計劃的落地啟動,卻好像是大寫的渠道。
這無疑于在白酒行業紛紛喊出“擁抱新變化,擁抱互聯網+”形勢下的“反其道而行之”,引起業界眾多議論,人們對于這個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的一招一式充滿著疑問與困惑,同時又夾雜著希望與期待。
而在7月下旬,貴州茅臺與第三方酒類電子平臺渠道商1919簽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鋪天蓋地,業內大呼“重磅”!
因為雙方從“封殺”到“合作”,僅僅不過半年的時間。國酒茅臺威風凜凜,在行業深度調整期依舊獨占鰲頭,成績喜人,這次和電子平臺渠道商的合作,更令甚囂塵上的“線上線下論”給這個炎熱的夏季添了一把火。
即便近四年的深度調整期已過,各大酒企從被動的適應變為主動的迎變求變,但酒業市場格局如何呈現?未來的營銷方向在哪?我們依然無法給出結論,但通過這幾大事件,或有管中窺豹之功效。
后互聯網時代的兩種激流勇進
貴州國臺酒業近兩年的發力循序漸進又迅猛精準,對于這個曾以團購模式為主的酒企來說,將近四年的深度調整期里,不是沒有經歷過彷徨和迷茫的。
然而,對一個企業實力與眼光的考驗,不僅在于其風光時期的表現,更要檢驗它在行業洗牌期的擔當與勇氣:向全渠道模式轉變,是酒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以十三五開局的2016年初,國臺就啟動全國招商工程戰略:四大戰略,四千工程。
很快,一月中旬,國臺即大手筆布局河南,招兵買馬,成立河南運營中心;
三月春糖會上,國臺酒業發布了2018年上市計劃暨全國招商計劃;
七月,推出“千商工程”。這是由理論到實際,在與市場和消費者的“真槍實戰”中推出的具備可行性的配套動作!
顯然地,這是國臺在線下的布局,似乎與茅臺本次線上的布局(牽手1919)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但事實上,線上的火爆銷售或許讓國臺更早地走入群眾心中,從去年雙十一的銷售冠軍,到今年京東618的火爆,再到前不久與酒仙網的攜手合作——其在渠道電商、平臺電商、微電商以及自建電商方面已成為行業標桿與美談。
國臺對于互聯網趨勢的敏感在行業內是領先的,并同時做出了快速地反應,這使其互聯網渠道上傲然屹立、獨樹一幟。
尤其是其今年6月中旬與酒仙網通過花椒直播推出新品,超過32萬的在線收看更是賺足了眼球,更獲行業內外一致好評,在移動互聯時代的今天,這種“小而美”的形式正大放異彩。
在其線上的營銷模式已輕車熟路,將“觸角”與發力點移至線下,也是必然趨勢與選擇。
線上&線下 是酒企的“兩翼”?還是二選一?
或許通過國臺與茅臺此舉,可將有關線上線下的爭論暫時畫上一個句號——線上線下曾經相愛相殺爭論不休。
而以后,他們將不再是冤家,他們應該是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的,彼此通過自身擁有的優勢來為用戶提供更方便更周到的產品與服務,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正如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博士所言:我們需要經銷商作為我們的管道。全面的線下戰略將是企業未來很長時間不會動搖的基本政策,國臺的宗旨就是為商家創造財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未來。
體現在此次的“千商工程”上,則是對于商的分類:核心終端商、縣區總經銷商、團購特約商——如果說線上營銷是以扁平化模式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
那么對于國臺來說,“扁平化低門檻聚商”的線下招商形式,取締掉傳統的層層利潤層級,讓核心終端商升級為直接與廠家合作的經銷商,減少中間環節,放大經銷商利潤和運作空間,提高產品性價比。
“達到經銷商愿意賣,消費者樂意買”——這是白酒行業的命題,也是國臺的命題。
一個企業的擔當不僅是勇氣的體現,更是格局的體現。正如火如荼舉辦的“多彩貴州風·黔酒中國行”中。
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一再強調國臺打造的是“多渠道、少環節、低利潤、重體驗、類直銷、比服務、生態圈、平臺化”的創新營銷組合:“一體兩翼”營銷模式——以超終端服務營銷為體,以移動互聯微直銷(F2C × C)為一翼,以常規渠道創新運營為另一翼。
簡單來說,兩翼一個是線上,一個是線下。而茅臺集團現場演示的“茅臺云商”戰略平臺“線上下單、線下取貨”即時消費體驗活動,更是將此次推介活動推向高潮。
工匠精神式的精耕細作 生態體系的共生共贏
無論是國臺的“打造國臺特色營銷網絡生態圈”,還是茅臺云商的“打造新和諧商業生態圈”,都映射出了不同階段的酒業發展特征,相比于之前的針對性、局部性調整,“生態”意味著全新的生存環境與發展方式。
而打造共贏的營銷生態圈,需要五個緯度:合理的產品規劃提升共贏空間;構建穩定高效的共贏渠道;精準的價格策略促進共贏;強大的促銷攻勢實現共贏;快速的應對打造共贏供應鏈。
這五個緯度如同拳頭的五個手指,彼此銜接,缺一不可,構成了“共贏營銷生態圈”的五級助推器。
縱觀五個緯度,國臺酒業謀求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的整合來融為一體,其線下穩固的渠道資源勢必會緊跟潮流,主動擁抱變化,線上線下的和諧商業生態指日可待。
對于國臺來說,此次千商工程的具體內容里,可以看到其通過制定不同產品來幫助不同類型的流通商渠道商規劃提升利潤空間,“政策統一、價格統一”的原則以及“品鑒中國、促動中國”的配套促銷攻勢也可謂天衣無縫。
對于經銷商免費創建淘寶店鋪、天貓店鋪并代為運營的貼心服務,也是其要建立“國臺特色營銷生態圈”的有力佐證。
對于國臺的千商工程,有專家這樣認為:品質是根,國臺根正;品質是苗,國臺苗紅;渠道是風雨,會風調雨順,也會凄風苦雨。
但最終的目標仍然是動銷,不動銷,勞民傷財,徒勞無功。
國臺千商工程愿景很好,作為一家酒企,能主動提出千商工程,不僅是眼光與魄力,更是責任與擔當。
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千商工程絕非一日之功,若缺乏相應的市場投入、系統推廣,恐會獨木難支。所以,借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若是如此,定會事半功倍。
從這個角度來看,千商工程或許將成為未來半年內國臺重要發力點,而酒業生態的建設,或許會被激發出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