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茅臺對做大系列酒是要動真格了。近日,在廣東一個會議上,茅臺再度提及今年系列酒的銷量目標是做到茅臺酒的50%,而明年兩者將達到1∶1的比例。
前不久,茅臺曾經也表達過類似的想法,當時對負責茅臺酒和系列酒的兩位副總高管有了明確分工。并表示,對系列酒銷量的要求更大于銷售收入。雖然此次是茅臺首次對外明確表示對系列酒的銷售目標,但從近期對系列酒的持續整合等改革動作來看,茅臺已經明顯地表達了對做大系列酒的愿望,只是目前仍然還存在品牌過多等問題。
明年銷量與茅臺酒持平
根據上述會議內容顯示,2016年度上半年,茅臺醬香酒公司完成了4800噸的銷量,同比上漲了41%,銷售額達到了7.5億元,同比上漲了30%。而今年的整體目標是系列酒預計銷量占到茅臺酒的50%,希望完成1.2萬噸,明年則跟茅臺銷售量持平,達到1∶1的比例。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茅臺醬香酒公司一方面擬將王子酒和迎賓酒做成大單品,集中精力謀求重點突破;另一方面還將攜手經銷商共同建設和維護醬香酒基礎市場,打造一個面向全國的醬香酒優質市場環境,并和經銷商形成互惠共贏的局面。此外,醬香酒公司的領導班子還將分區域掛帥督導銷售工作,并明確分工對接。
前不久,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在茅臺醬香系列酒市場研討會上即表示,總的來講,從集團公司層面做大系列酒是公司戰略安排,集團和股份班子高度重疊,很復雜,但兩塊牌子干的是一件事,希望通過協同作戰,多點開發。讓股份公司兩個副總一個做茅臺一個做系列酒,就是希望負責系列酒的李明燦和負責茅臺酒的王崇琳同時站在臺前PK.
據悉,今年4月下旬,李明燦出任茅臺醬香酒公司總經理。剛剛上任的他就在公司內部發言,“下半年公司將渠道下沉,推進終端占有率,提高曝光率;搞促銷,月月有促銷,提升產品競爭力。”
而“今年系列酒銷售預計占到茅臺酒的50%,希望完成1.2萬噸。明年跟茅臺1∶1”的計劃也是李明燦提出的,他的想法就是讓茅臺酒和系列酒形成比學趕超的態勢。
同時,李保芳在今年多個場合公開支持系列酒的發展,他說,系列酒重量也要銷售額,“酒好是第一營銷手段”,從今年開始,茅臺的系列酒會加入茅臺的基酒。
據悉,通過前期的組織改革,目前茅臺醬香酒公司品牌事業部、渠道運營部、財務管理部、綜合管理部都已成立。
允許政策性虧損
不可否認的是,茅臺系列酒一直呈現出不好不壞、不上不下、不溫不火的狀態,沒有很好實現茅臺品牌力和影響力,銷售額和利潤占茅臺的收入太少。
2015年,茅臺系列酒營收為11億元,茅臺酒營收為315億元,茅臺整體銷售額為326億元。對比來看,系列酒營收占比茅臺酒的3.4%,占整個公司銷售額的3.37%。這也是茅臺力圖將系列酒做火的原因之一。
李保芳在上述醬香酒研討會上表示,茅臺酒不能多,如果出現不夠賣,決不增加生產,決不提前執行2017年的計劃。明年的銷量充其量最大是2.5萬噸,明年茅臺提出的500億銷售收入,必須過關。
按照茅臺的規劃,系列酒的銷售要像茅臺一樣,集中精力做大單品,不能局限于區域市場,當前來說系列酒的最大問題就是品牌過多,要集中精力重點突破。“例如,賴茅現在做成這個水平,與其品牌不相稱。賴茅現在不需要賺錢,但要將其做成跟茅臺一樣的大單品,才能對得起祖宗,我對賴茅現在不滿意,茅臺要干預,使其實現全面銷售。”
記者注意到,李保芳在會議上還提道,對李明燦的考核以量為主,以銷售收入為輔,兩個指標都會考核?傆6億元的市場投入,允許醬香系列酒公司3年政策性虧損。
這在醬香酒公司副總經理曾祥彬看來,公司在今年投入了6個億,就是希望系列酒的銷售要像茅臺一樣火爆,要把握好現在公司允許的政策性虧損,集中精力做大單品,集中精力重點突破,希望將王子酒和迎賓酒做成大單品。
業內認為,近年來,即使是在行業大環境不好,高端酒消費受限的情況下,茅臺酒仍然一路高歌,甩開對手,發展勢頭穩中有升,顯示出行業龍頭品牌的地位,這對茅臺醬香系列在品類和品牌上的拉動力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從市場消費層面來看,醬香白酒的消費潛力和市場潛力都存在。
不過,即便這樣,依然令人深思的是,“習酒”、“郎酒”、“潭酒”、“武陵”等醬香白酒在區域市場都有自己的“領地”,這些品牌對培育中低檔消費者有益,但為什么在這樣的背景下,茅臺王子和茅臺迎賓做了這么多年市場,銷量并沒有實現明顯的放大呢?
酒業專家楊承平認為,相比“國酒茅臺”的品牌輸出、文化輸出,系列酒在品牌文化輸出和賣點的差異化上還有待更多的發力。曾經,茅臺專賣店系統不愿意推茅臺王子、茅臺迎賓,是因為渠道利潤小,不能促使經銷商全力以赴做系列酒。而這次不同,茅臺在上述廣東地區會議中也已明確提出,提高經銷商積極性,以渠道利潤提升渠道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