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廣東省的葡萄酒消費量不低,省城廣州市的葡萄酒公司也很多,但這些公司經營套路老舊,仍以貿易商的角色為主,且喜歡炒貨、相互串貨。相反,上海不少葡萄酒貿易公司均是品牌化運營,許多品牌運營商如卡思黛樂、星座等也均集中在上海。
而當記者在7月份赴廣州出差時,發現廣州已有不少曾經的純貿易酒商開始轉變經營思路。
部分酒商轉變經營思路
記者接觸到一家經營白酒多年的酒商,為了增加業務范圍而開始做葡萄酒。但記者發現,該公司掌舵人雖始終自謙不懂葡萄酒,但對每款酒的產品、香氣、變化均相當熟知與專業,絕不僅僅簡單為增加銷路。
該公司采購葡萄酒并不像某些傳統的白酒轉葡萄酒的貿易公司,喜愛采購偏門產品、OEM品牌,故意導致價格不透明。相反,該公司目前主營的,是價格相對透明的卡思黛樂定位較低的法國奧諾聯盟葡萄酒產品。該名人士認為,這樣的葡萄酒品牌價值高,大家都認識,賣起來更容易。
除此外,這家公司還銷售了兩款智利酒,批發價僅30多元,主打高性價比概念。其掌舵人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逐步統一零售價,給自己和商家都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也防止商家炒貨和串貨。
對于價格仍不透明的OEM葡萄酒陣營,也有擁有者開始自建品牌。
記者在廣州接觸到澳洲第一莊集團有限公司,以自營品牌為主,曾經也主要服務于政務消費、商務消費。而如今市場變化,為了維持住原有銷量,該公司走上了自有品牌加體驗營銷之路,在增城區開設了一家一層賣酒、二層經營私房菜的酒窖。該酒窖遠不如廣州知名的富隆酒膳那樣高規格,每層樓面積僅100平方米左右,裝潢簡單。二樓僅兩間包房,無大廳,每間最多可坐10人。食客吃飯喝酒需圍坐一圈,但廚房設在中間,店員會在中間為食客現煎牛排、魚排等。私密性、體驗感均十足。
據這家店負責人張家鏘告訴記者:目前這家店的客單價在人均300元以上。目標客戶群以當地年輕富人為主。目前每晚均能客滿,有時晚間11點后也會翻臺。
據了解,由于品牌化運營的成功,這家公司將在未來逐步把這種模式復制到廣州市更多地區。
純貿易已沒有出路?
對此,熟悉廣東市場的廣州佳宸酒業董事總經理潘家佳向記者指出:至少在他周圍,考慮進行更多品牌建設的廣州酒商,這幾年是越來越多了。畢竟,純貿易、弱品牌的作法最終一定會走向末路。因為貿易的競爭點只有價格,客戶忠誠度也不高,而品牌效應的附加值卻往往更高,更容易給酒商帶來利潤。
潘家佳也指出,廣州酒商做葡萄酒歷史久遠,一些老觀念可能不是太容易改過來。但現在一個趨勢是,進口葡萄酒的價格已趨于透明,要繼續按老辦法做,恐怕會越來越沒競爭力。這也是為什么更多的廣州酒商開始考慮品牌化運營,去引導消費者。當然,不是每個品牌化運營都會成功。千萬不要為了建設品牌而高起高打,明明渠道都還沒建立,還拼命花錢宣傳,這樣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