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劇中熱品“桃花醉”逐漸為人們所熟知,而此款“桃花醉”則是老牌酒企瀘州老窖為電視劇特別推出的定制酒,是瀘州老窖去年10月份推出的果露酒新品的改裝,該產品果汁含量超過50%,以20-35歲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
近些年來,果露酒業不斷有新的產品開發,大牌企業的紛紛加入,令行業發展有了更多聲音,但行業發展仍欠缺整體思路。如何擺正果露酒行業所處的位置,才能將這個品類帶向新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在整個釀酒行業中,銷售收入、利潤及稅收等增速上,果露酒當之無愧是全行業最高的,但是2016年的增速較之前減緩,甚至出現了一些勢頭的回落。
果露酒,實際上包括了露酒、果酒等,即使是同一酒種,眾多產品之間風格各異。因此,產品之間的共性少、個性多,品牌仍以區域性品牌為主,全國性品牌較少。這需要業界從深層次思考,更新理念,創新技術,做好產品,做大行業。
目前整個果露酒的新產品不斷出現,白酒企業紛紛經養生酒等名義介入露酒生產。果酒產品在部分水果產區仍是外來資本投資的熱點,用當地的水果開發果酒。但是,除個別產品外,大部分產品或品牌沒有形成較高的認可度。露酒的生產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強者恒強,領頭企業比重繼續增大,與第二層次的差距仍然在拉大。勁酒在保健酒市場一家獨大,在煙酒專賣店這一渠道,五糧液、茅臺等白酒業大頭的保健酒產品難覓身影。普通煙酒專賣店里除了勁酒外,通常會銷售一些自制保健酒或市場上不知名的小品牌保健酒。
果露酒在大部分的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由于理念存在問題,同時技術研發方面,很少考慮所使用原烊的釀酒特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手段,基本是照搬葡萄酒的技術,使產品缺失自身產品應有的特點和個性。最終是開發的產品永遠“成不了葡萄酒,卻又不是自己”,影響了產品及行業的發展。露酒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對如何開發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考慮不夠。在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上,果露酒的品牌建設還沒有引起很多企業的重視,產品的推廣模式滯后。特別對于新產品而言,如何讓消費者能夠充分了解,并且認可產品,需要改變原有的市場營銷模式。
隨著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增速整體放緩,一些邊緣果露酒悄然占據了市場。雖然果露酒行業曾經在2015年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增長走勢,由于白酒行業的回暖,果露酒行業本身增長遭遇阻力,曾經的市場的預期增長反而成了一句“笑話”。
而反觀出現這樣結果的根本,在于企業自身,將果露酒發展作為白酒行業調整期的跳板,當大眾再度關注白酒本身價值的時候,果露酒被“沒收”的不僅僅是大眾的目光,更是企業的投入。同時,在銷售走勢保持適度增長的前提下,果露酒行業利潤出現顯著下滑,而利潤空間要想最終兌現,都需要通過市場走勢的過程去實現。一方面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選擇開始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這類產品的監管和查處力度,使包括保健酒在內的其他酒行業,銷售開始遭遇阻力。所以規范這個行業發展的準則的提出,已經刻不容緩。
規范標準制定
果露酒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白酒,也不是紅酒、黃酒。目前,國家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生產、工藝標準,企業自己的標準也是各不相同,推出的產品概念也是各式各樣。如在枸杞酒中,目前已出現純釀枸杞酒、干意枸杞酒、枸杞冰酒、枸杞蒸餾酒、調制枸杞酒、泡制枸杞酒等近十種說法。
尤其是在品質保證的一些關鍵環節,如產品保質期、主要技術參數、主要工藝要求等,業內都還沒有相對統一的標準。有一些果露酒企業所打“健康”牌,也缺乏有力支撐與新意,無法將飲用果露酒的真正價值表述清楚。因此標準不明阻礙了整個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同樣一些發泡類的露酒在行業發展面前也具有一定的問題。目前,我國尚無關于保健酒確切和統一的定義,更沒有制定相關規范政策和行業標準,保健酒目前屬于《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管理范疇。但按照《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規定,沒有“國食健字”俗稱“藍帽子”標識的保健酒都屬于未通過認證的產品。目前保健酒批準的保健功能主要是緩解疲勞或免疫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