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酒業市場發展可謂如火如荼,地處京津冀區域的二三線地產酒大多卻缺乏名酒品牌基因,又沒有全國化的大市場支撐。名酒渠道下沉,這些地產酒又將面對怎樣的市場局勢?隨著國家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戰略發展的不斷深入,雄安新區重大規劃的逐漸推進,該區域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而位于該區域的地產酒企業又將如何布局?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日前《中國酒業》雜志社組織記者團隊展開“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品牌探索行”,深入部分冀中酒企、市場一線,實地調研,尋找問題的答案。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放眼冀中,酒企面臨的市場環境,機遇與挑戰并存。所謂“機遇”是指區域經濟融合所帶來的消費人群與潛力市場;而“挑戰”則是指名酒渠道下沉與消費升級所產生的競爭壓力。眾所周知,河北是中國酒業市場板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河北酒業市場格局卻呈現出分散的局面,雖然企業眾多,但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卻普遍不強。然而通過此次專訪,記者卻顛覆了以往的刻板印象,發現以冀中為代表的地產酒其實各具特色,甚至在與不斷下沉的名優產品競爭中絲毫不顯劣勢。
以滄州地區的地產酒龍頭十里香為例,其通過品牌與市場的不斷收縮,業績非但沒有滑落而且實現了穩步增長。十里香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建發向記者表示,面對名酒下沉與消費升級,地產酒應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發揮管理優勢,鞏固現有的優勢市場。河北獻王與河間府酒則通過不斷挖掘文化資源,將產業與文化深度融合,為消費者提供別樣的工業觀光體驗與不斷提升的優質好酒,進而打造企業獨一無二的品牌競爭力。以老酒收藏出名的劉伶醉在保定地方酒企中顯得有些“另類”,它眼光不僅僅局限于地方,而面向的是全國市場,以老酒收藏為切入口,不斷提升劉伶醉酒的品質,以向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好酒為目標。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位于雄安新區腹地的雄安保府酒業作為新興勢力,扎根于雄安這片酒業藍海,雖然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自身卻有著清醒的認識。雄安保府酒業總經理呂中秋向《中國酒業》記者表示:事在人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企業發展,未來的雄安保府酒業的發展需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商場如戰場,需要把握好“天時”、“地利”與“人和”,更需要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對于該區域的地產酒來說,區域經濟發展動能強勁就是“天時”;精準聚焦的市場策略就是“地利”;精細化管理的營銷團隊就是“人和”。在《中國酒業》倡議下,中國酒業京津冀區域品牌發展創新聯盟在此過程中成立。未來將立足市場,結合實際,全心全意為地處京津冀與雄安新區兩大潛力市場的的企業服務,讓市場的潛力得到釋放,讓地產酒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