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內啤酒行業來說,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的情況下,近幾年銷量、利潤出現大幅度下滑,增長乏力。近期,隨著全國氣溫的大幅攀升,啤酒旺季爭奪戰也愈演愈烈,據小編了解,山東某地區一些啤酒商家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搞降價促銷,部分啤酒單價更是接近礦泉水的價格。
每聽1.65元,銷量上漲三至五成
據小編了解,在山東某地區的多家大型超市自6月份起,啤酒銷量大幅上漲。各品牌啤酒都開展了大力度促銷活動,聽裝啤酒紛紛推出“買一贈一”、“第二件半價”等活動,原價每箱130余元的國產知名品牌聽裝啤酒,打出了“買一贈一”活動。此外,各品牌啤酒也均打出了“會員價”、“促銷價”、贈飲等促銷活動。再次活動下,消費者更多的是整箱大包裝的采購啤酒,因此,啤酒銷量增長明顯。
一位超市促銷員告訴小編,“現在啤酒促銷力度還是蠻大的,比如我們這有一款6連裝的品牌啤酒,原價是19元一包,促銷價9.9元一包,折合下來每聽啤酒1.65元,而一些知名品牌的高檔礦泉水價格都在三四塊錢左右,所以這啤酒賣的還不如水貴。”
據介紹,相對于其他飲料來說,啤酒受到季節影響更為顯著,每年的5月至8月是啤酒消費旺季,這幾個月份內銷售的啤酒會較平時上漲3至5成,部分產品在廠家的大力度促銷下銷量更是會翻番。有一些非知名品牌啤酒為了抓住時機開拓市場,更是會選擇賠錢走量的方式來提高品牌知名度,拉動夏季的啤酒銷售。
進口啤酒來勢洶洶,國產啤酒內憂外患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月—5月進口啤酒出現小幅上行。同時,在價格方面進口啤酒通過打折、促銷活動后價格甚至降至6元左右,同時進口啤酒在貨架上占據顯眼的位置,不禁讓許多國產品牌心頭一顫!
在某超市的啤酒區域,進口啤酒占據了3個貨架,約有20多個牌子,產地包括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國家,從品類上看,包括白啤、黑啤、黃啤、果啤等,而前兩者居多數。其中,進口啤酒多為罐裝550毫升,價格大多在8元至35元之間,相比國產啤酒的各種優惠促銷活動,進口啤酒則“低調”得多,最大優惠也僅僅是買一箱贈一聽。
進口啤酒代理商告訴小編,“由于進口啤酒和國產啤酒的銷售模式不完全一樣,進口啤酒進價高,進口啤酒的促銷力度明顯不及國產啤酒,就算搞促銷,也不如國產啤酒更易被人接受,目前進口啤酒的銷售渠道更偏向于年輕群體這一塊。”
由此可見,雖然進口啤酒的價格整體比國產啤酒要貴一些,但在年輕消費者中還算合理。據了解,進口啤酒的主戰場主要分布在城區各大超市以及酒吧、夜店等,在此環境下啤酒的價格則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年輕消費者更多的心理是“嘗鮮”。小編從不同年輕消費者口中調查到,之所以喜歡喝進口啤酒是因為酒感更加醇厚、且麥芽度都在11度以上,發酵期長,啤酒花豐富,更適合年輕人口味。
探索,國產啤酒如何突圍?
從整個酒水行業來說,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進口啤酒來勢洶洶,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擠占國內啤酒市場;白酒發力餐飲渠道,特色小酒不斷進軍夜宵、大排檔、酒吧等啤酒的優勢渠道;同時雞尾酒、低度果酒等產品也在這個夏季“越夜越嗨”。面對“內憂外患”,打價格戰的國產啤酒還能走多遠,其新的增長點在哪里?
啤酒的模式更接近于快消品,短時間內快速走量是重要的目的之一。超市內大力度的促銷堆頭總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國內啤酒在旺季頻頻打響價格戰!底價促銷更多的是二三線品牌的殺手锏。
除此之外,隨著國產啤酒中高端產品的陸續推出,以及進口啤酒價格的回落,兩者間的鴻溝正在逐漸縮小。在4元-8元區間,幾大國產主流品牌依舊較為強勢,其中青島啤酒與雪花啤酒表現最為活躍,同時包括金威、嶗山、藍帶等啤酒品牌。
就目前來看,普通啤酒銷量下滑,以個性化精釀為代表的高端啤酒逆勢增長,這已成為行業趨勢。隨著消費升級,中高端市場成主戰場。國內啤酒企業也紛紛開始向品質化和個性化發展。青島啤酒董事長孫明波也曾公開表示,啤酒行業過去低質量和消耗資源的發展方式已經不適應了,未來的發展是精細化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引領消費者潛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