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青青稞酒也在就“一帶一路”積極進行部署。青青稞酒副董事長郭守明就曾表示:天佑德作為中國青稞酒之源,公司積極響應當地政府經濟指導方針,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指導下,將帶領青海青稞酒品類產業走向全國,擴大品類市場占有率。
在新疆,“一帶一路”使得伊力特的發展更高效、更便捷。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活躍的邊貿生意給伊力特酒的外銷帶來了大好商機。新疆烏魯木齊市同德源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毅強成功地把伊力特酒出口到吉爾吉斯斯坦。而今后,伊力特還將加強與外國客商、外貿公司的聯系,加大推動產品外銷力度。
挑戰中前行,白酒國際化任重道遠
2017年7月12日,在2017山西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表示,中國白酒作為世界上體量最大的蒸餾酒產業,在我國國內占據酒類市場的絕對優勢地位,但在世界蒸餾酒范圍,我國白酒只占國際市場3%份額。
雖然中國白酒占據的世界市場份額少,但是卻一直沒有停下過開拓市場的腳步。
就此,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表示,這主要是因為開拓國際市場有三大意義。
一方面,海外華僑所帶來的銷量是企業整體業績的重要構成部分;
另一方面,走出國門,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大型事件,是一個重要的營銷舉措,會激發國人的自豪感,對國內市場的消費拉動將起到積極作用;
第三方面是對未來,因為全球一體化,中國經濟體量不斷的提升,肯定是會更加深度的融入全球市場,而白酒產業也不例外。
而面對陌生的國際市場,北京圣雄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創始人鄒文武著重分析了白酒國際化將面臨的挑戰。在他看來,中國白酒國際化主要將面臨四大挑戰:
一是價值觀的挑戰,國際主流價值觀對糧食釀酒是存在非議的;
二是口味的挑戰,國際上烈酒消費的口感主要是以威士忌等為主,中國的白酒口感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三是飲食文化的挑戰,國際上的酒消費與中國的白酒消費文化迥異,飲食文化也存在差異,白酒餐桌文化與國際格格不入;
四是價格的挑戰,白酒在國內的價格已經很高了,與國際品牌相比白酒沒有價格優勢,很難打進國際市場。
同時,在鄒文武看來,白酒國際化最大的挑戰是價值觀和文化的挑戰,很難跨越價值觀和文化的差異。他表示,作為國家頂層設計的“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有效帶動一些白酒走向世界,尤其是中低端的白酒,可以把白酒文化帶到一帶一路國家,但是很難說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實現白酒國際化?梢哉f,白酒國際化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