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酒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近日做客媒體時闡述的觀點和解析,筆者有一種感覺不吐不快。
首先,為酒協領導撥亂反正點贊! 2016春糖會健康白酒新品類說展露頭角,2017 春糖此說更盛,甚至鼓吹健康品類是白酒行業發展新機遇,未來將有1000億的市場規模,由此將形成一個白酒大健康產業。這個概念盛行的內生動力就是轉型困境中的白酒企業希望通過創新概念及品類找到一條刺激需求實現市場擴張的路子,這種處境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憑想當然和謬誤來引導市場和消費。酒協領導從品類劃分和技術標準角度的精辟分析,一針見血的指出所謂健康白酒新品類是個謬誤,這個觀點對白酒行業的品類創新發展具有驚醒意義,這將使企業避免陷入誤區進而拖累整個行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業協會領導此時發表的觀點價值千金!
其次,應該集體反思一下。一是企業,擁有那么多技術專家,對于品類創新需要什么技術和工藝作為支撐應該是心知肚明的,可為何面對這么大的一個謬誤概念居然集體失聲了呢?二是咨詢界,這個概念是咨詢界首先提出并幫助企業進行推廣的,如果不懂工藝技術也有情可原,但是白酒的基本屬性是酒精飲料,講健康只能提倡科學飲酒,為何說加了點東西就成了可多喝的健康品類了。第三是媒體,不懂技術不懂營銷創新都說的過去,但是當筆者早在去年3月就撰文指出白酒大健康是個偽命題的時候為何許多主流媒體都不愿意發表呢?
第三,還是要鼓勵企業產品創新。宋副理事長的觀點沒有否定企業在產品創新上所做的努力,而且肯定了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傳統白酒的健康活性物質的方向,同時鼓勵添加了藥食同源物質的露酒通過提純向傳統白酒靠攏。這里只是希望企業不要再被那些沒科學依據的概念產品誤導,而是應按照市場需求實實在在的改進提升自己的工藝和技術水平,為產品創新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比如茅臺醇就是根據北方人和80后的飲用方式及口感需求,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了綿柔醬香,這樣的產品才是實實在在有價值的有市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