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919酒類直供將于7月8日在上海召開全球采購發布會(報名請拉到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的消息在行業引起熱議,而昨日包括微酒在內的各媒體發布了楊陵江揭露總銷售額近2000億的三年規劃,更是引來了行業的眾說紛紜。
根據1919方面提出的“證據”,其完成1750億的累計銷售額,主要來源于三個層面,2019年達到6000家門店的基數帶來的運營、物流、品牌加成;零售銷量占比在三年內的快速提升;模式展開帶來的除零售以外的巨大增量。
首先我們需要理清的是,1919提出的1750億銷售額并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其將占到酒水萬億零售總額的百分比,因為其中既包含直接到達消費者的零售及團購,也包含到達B端的餐飲終端采購金額。
接下來,微酒小編將如實整理來自各方的評論(不含無實質觀點的純攻擊性及認可性觀點),并不作任何偏向性的點評,以供各位參考,也靜等1919方對于各方評論尤其是質疑的回應:
來自微酒文章的評論以質疑為主:
平頂山酒品商會逍…:1919掙錢,投資者有幾人能掙錢呢
YINGUANXIU:雙方都必須盈利才可持續!最怕就是平臺起來后砍壓供貨商,各種費用都起來那就走不遠了!
信仰巔峰:貨源充足,頂級門店管理者缺一不可,不然為虛空樓閣。
下天:網上店下沒有本地主流品牌,太難了,吹牛
相比較,各位行業專家倒是從正反兩個角度給出了評論,并提出了各自的疑問。
酒業營銷專家舒國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首先肯定了1919的夢想與戰略勇氣,但是也提出了相對比較尖銳的兩個問題:這1750億的銷售額從哪里來?供應鏈為何要與1919展開這樣的合作?
來自行業專家晉育峰的觀點更多從外部環境及產業變革的角度出發,他認為,首先1919的模式是家電行業國美、蘇寧在酒行業的重演,誰也無法阻擋產業的變革,而從酒行業自身來看:
第一方面,酒業已經進入對標積壓增長時代,1919的蛋糕并非新增,而來源于對傳統渠道的擠壓;
第二方面,產業變革首先到來的顛覆性創新一定是來源于商業渠道的顛覆性創新和漸進式變革,逐步實現壓縮流轉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整體目標。
由此,晉育峰認為1919以自己的理念、技術(信息化、管理、運營)創新以及提前布局的全渠道創新產業生態鏈,領先于同行。
相比而言,行業專家朱志明的觀點更多地從1919自身出發。他認為,1919的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于規模擴張速度和單店銷售增長速度,如果二者兼顧,那么實現目標幾率很大。
但朱志明認為這兩個方面兼顧對1919來說存在很大挑戰。首先,從目前來看,1919的品牌影響力在各區域還參差不齊,多數區域還沒有成為強勢的消費品牌,由于目前其重心還在于擴張,而快速的擴張必然帶來管理的難度加大,如果不真正重視單店銷售與推廣模式,可能容易爆發直管客戶不滿意的集體性事件。因此,單店銷售突破將成為1919下一階段需要攻克的重點。
除以上專家外,還有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營銷專家指出:
按照酒行業的發展來看,三年內酒行業的零售規模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即便算做一萬億,那么1919要占將近1/5,超過前十大酒廠的總和。前十大品牌如果按照1000億計算,再選50個20億規模的地產酒,加起來就是2000億。如果它們的一半都給1919賣了,那剩下750億從哪里來?這個概率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