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華為獲得中國質量獎了嗎?不知道!
你知道華為獲得中國質量獎了嗎?不曉得!
你知道華為獲得中國質量獎了嗎?不了解!
哎!一問三不知!沒想到時隔三個月,大家對華為獲獎的這一消息更加淡漠了,所以我們就再重提一下。2016年3月29日,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華為公司憑借“以客戶為中心的華為質量管理模式”獲得該獎項制造領域第一名的殊榮。但是反差極大的是,華為并沒有以此為榮耀,大肆宣傳,而是極為低調。若不是央視走進華為首次向外界揭露了華為手機設計、制造過程中的嚴苛測試的有關內容報道,可能華為獲獎的消息更無人知曉。
眾所周知,國家質量獎是一個國家對產品質量設立的最高的獎項,它代表了社會對企業和產品品質的承認。目前世界上已經有8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國家質量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大獎項是日本的“戴明獎”(1951年設立),美國的“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1987年設立,每年由總編頒獎),歐洲的“歐洲質量獎”(1992年設立,由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質量管理組織設立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管理)。
中國質量獎2012年設立,這是為了落實習總書記質量工作三個轉變的重要講話,即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2014年,首屆中國質量大會召開。中國質量獎是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實施,是國內質量領域的最高政府性榮譽,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在質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領域取得重大創新成就的組織和為推進質量管理理論、方法和措施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中國質量獎不僅是一項國家級榮譽,同時它還是企業能力一個有力證明。華為能夠獲得“中國質量獎”,是對華為長期堅持以‘質量為生命’的肯定和褒獎。20多年來,在‘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公司核心價值觀牽引下,華為積極推進質量優先戰略落地,基于客戶和消費者需求持續創新,贏得了客戶和消費者的信賴。
為什么說是酒業“自卑”
目前為止,中國質量獎的獲獎企業中,還尚未有白酒企業。相比較中國質量獎,國內能與之比肩的獎項還有全國質量獎,且已經有四家白酒企業獲獎。兩大獎項的不同點僅在于獎項設立單位的不同,但獎項設置的性質是趨同的。同為質量領域的兩大獎項,所獲獎的企業都應該是在質量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或是杰出作為的。但筆者想說的是,同為獲獎企業,華為的低調與酒業的高調卻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酒業的這種高調是一種“自卑”反應。
說到此,相信很多白酒企業都認為筆者在大放厥詞。但筆者認為,華為的低調恰恰說明了人家對質量的高度自信,因為華為企業實力與規模已經無需靠一個獎項來拉升自己的品牌價值。他們要做的就是對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不是嗎?當然,不是華為不需要做品牌建設,而是華為已經不屑于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品牌的拉升。而恰恰白酒企業則不一樣,因為目前的白酒企業還不能達到華為的企業實力與品牌高度,就必須高調的做好各類有關品牌化營銷的工作。只有通過點滴的工作才能夠持續推動品牌力的不斷提升,這也就是為什么酒業在獲得品質方面的大獎之后,酒企便自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大肆宣傳獲獎信息,為的就是希望通過官方認證下的產品質量為證明,為產品的市場化營銷做好鋪墊,從而提升企業的品牌力。但白酒卻因為頻繁出現品質方面的問題而被廣大消費者所普遍質疑,進而導致白酒企業不能像華為這樣因自身強大而高度自信,于是頓生自卑感。當然這種“自卑”不是品質差距上的自卑,而是企業實力比較下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向華為學習什么?
當然,華為的低調與酒業的高調僅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本身沒有什么好壞之分。但是為什么近年來各行各業向華為學習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更被奉為“神父”,他的一舉一動皆被眾多媒體所強烈關注,甚至連任正非排隊打車都曾被大家熱議。大家關注華為以及任正非,無非是今天的華為是中國頂尖企業,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制造領域的一桿旗幟,這一點大家應當看得到。
華為的優點很多,但具體向華為學習什么?筆者認為有兩點:
第一,“內在質量”的不斷疊加。
質量是多元的,但產品質量卻是最基礎的。只有在產品質量上不斷疊加其它元素,企業的發展才會更加強勁。幾年前,蘋果、三星是全球專利老大,在知識產權備受重視的時代,每一個企業與個人都會不惜余力地維護自己的權益,華為也難逃他們的起訴。2013年,蘋果更是聯手了微軟向華為進行起訴!3年時間,華為被告了54次!然而去年發生了驚天逆轉,2015年華為中國申請6200件,境外申請2800件,已累計申請了52550件國內專利和30613件外國專利,專利申請總量全球第一。正是因為如此,一向以專利稱霸的蘋果也開始向華為低下了驕傲的頭顱,去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需向華為支付數億美元購買專利,這一刻是要載入歷史的!正因為華為不斷為自己的“內在質量”加碼,才有了今天華為傲然挺立的局面,白酒業是否應該學習華為自我加碼的方式呢,用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為白酒行業的發展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二,管理體系的強化與優化。
如今華為走過的20年風雨,會發現任正非在眾多場合強調最多的就是內部管理體系。在他看來管理體系的建設是華為始終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保障。沒有這些,華為的研發投入,創新改革等都是沒有保障的空想。如果說華為十年前的成功是偶然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成功,那么后來的十年的健康發展則是管理體系變革的成功,為此華為在引入了IBM等西方管理顧問,開始了管理體系的變革和建設。在西方顧問的不斷幫助下,華為已建立起了包括選、用、留、育、管在內的、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堅持“猛將必發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推行基于責任與貢獻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機制,貫徹“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的核心價值觀。相比較白酒企業在管理體系的強化與優化方面是否做的真正到位了,大家可自行評價。
在中國制造業中,華為已經成為一桿質量大旗。我們期待華為在世界舞臺上能夠綻放出更大的光輝。同樣,白酒業未來也要走向世界舞臺,如何展示白酒業獨特的魅力與品質,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