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許作為酒圈人士,對酒圈的動態可謂是時長關注,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到處頻現名優白酒又開始掀起新一輪的漲價潮,而領頭的非我們白酒界的頭把交椅茅臺莫屬,突然有一種感覺,霸主不愧為霸主,連漲價都是那么有風頭,整個酒界江湖仿似每天都有它的神馬傳說!
說來也巧,上上周因一朋友要用茅臺酒,老許便打了幾個電話給當地的茅臺經銷商問了一下當時的價格,問的結果著實讓老許有些驚恐,要么是直接倉庫斷貨,要么是即使有貨也不想對外出貨!表面看上去這嫣然一副根本停不下來的牛市景象,已經上升到不是你要不要買的問題,而是你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問題!
作為一個生意人,如果有一款產品,市場可以如此熱銷,那真是你的福氣。但這里我們必須要思考的是這種熱銷究竟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究竟是真熱銷還是假熱銷?事實究竟怎樣?這種現象究竟是福還是禍?且聽老許為你深度解讀!
一、茅臺為何頻繁的針對市場而調整
如果你細心留意,你會發現最近些年,茅臺的動作頻繁,我們可以把它視作企業在新形式下的一種戰略調整或者說是自我改革,改革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這點無可厚非。但在這里我們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要改革?
世間萬物,大道至簡,當我們通讀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但凡改革無外乎有兩點原因:
1、 形勢所迫
2、 被逼無奈
這也就是說,不管是企業還是當下中國國家的種種改革,可以說都是倒逼式改革,倒逼的推手就是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不改革已經無路可走。改革的結局可能會死,但也可能會活;不改革的結局一定會死。我們只要理解了這個,就不難理解,茅臺頻繁動作的背后,實際上是市場的形勢所迫,被逼著做出戰略調整!如果不調整也可以躺著過的很好,誰還會想著改革,那不是吃飽撐得沒事干了!
二、支撐茅臺漲價的因素已所剩不多
從商業上來說,產品漲價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漲的合理,比如說成本上漲導致的漲價,這大家都能理解;比如說市場需求供不應求導致的隨行提價,這也可以理解!同時,漲價也不能超過消費者的心理承受底線,一但超過,又有幾人還愿意買單!作為一些名優白酒品牌,特別是茅臺,一路狂漲(可能在老許寫這篇文章的此時,茅臺零售價或許即將突破1300/瓶的大關,這個數字已經直逼茅臺史上最瘋狂的價格巔峰),但老許思來想去,支撐茅臺漲價的幾大因素都已經不復存在或者說是已經嚴重不足,那它的這個瘋漲就一定是不正常的漲價!
通常情況下,支撐產品漲價的因素,無外乎有以下幾種,我們來逐一分析,看茅臺有多大的漲價支撐力:
1、支撐漲價因素一:成本的不斷上漲。很明顯這一點放在茅臺身上根本站不住腳,即使有,也絕沒那么夸張;
2、支撐漲價因素二:產品的無可替代。酒畢竟不是高科技產品,可以說在同質化時代,除了茅臺這兩個字別人無法雷同之外,單就酒質來說,老許也喝過不少醬香酒,醬香酒酒質不輸于甚至是超越茅臺的并非沒有,只是名氣沒有茅臺大而已。拋開茅臺的品牌名氣,單論酒質的話茅臺并非無可替代。
3、支撐漲價因素三:宏觀經濟向好,F在的宏觀經濟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肯定不是向好,這幾年單老許身邊就有很多曾經牛的輝煌的人已經破產,還有些游走在生死邊緣,甚至是一些實體規模企業,負債率也已經資不抵債,若不是銀行在托著,早可以宣布破產了,而剩下的眾多中小企業,無論是抗風險能力、融資能力、競爭能力等都相對弱勢,死亡率更是一大片!放眼國外,也是一片狼藉甚至硝煙四起,哪里還有凈土、哪里還有天堂、哪里還有盛世,只是在不好之中,比誰相對好一點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也在縮減開支、企業也在縮減開支,有多少人還會不論茅臺多少價,都一定非用它不可的!這一點用腳趾頭想想都可以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