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源遠流長,我國人民都很喜愛,但是為什么在國外喜歡中國白酒的人并不是特別多呢?有的說是中國白酒的香型讓外國人難以接受,有的說中國白酒太傳統說不清道不明等等。曾經在60年代有外國友人到中國看了中國白酒的生產,對于人用腳踩制曲藥感到很不理解,而且對于食品接觸人體很不放心。其實這也是很多老外們對中國白酒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
那么為了讓白酒生產全過程看著放心,喝著舒心,就需要按照國際化的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對白酒行業進行升級。
什么是質量追溯體系?
國際標準化組織在ISO9000:2005標準中將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定義為“追溯所考慮對象的歷史、應用情況或所處位置的能力。當考慮產品時,可追溯性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來源;加工過程的歷史;產品交付后的發送和所處位置。”根據該定義,對于白酒原輔料的可追溯性可以理解為其采購的來源地;肥料、農藥的使用情況;白酒加工過程中的投入情況(包括投入的數量、批次以及白酒的銷售去向等)。
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是指以實現對某些產品的歷史、應用或位置“正向可跟蹤、反向可追溯” 為目標,建立的由涵蓋產品生產、檢驗、儲運、銷售、消費、監管等各環節的信息記錄、存儲、跟蹤系統組成的有機整體。其目的在于通過體系的運轉,實現對產品來源可追溯、生產可記錄、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白酒原輔料質量追溯體系怎么做
01、企業積極推進原輔料生產流通方式的轉變,推廣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通過建立原材料生產基地的模式,對所使用的士地進行編號,對種植區域的地理環境、種子的選用、排灌,化肥和農藥使用的名稱、數量、頻率、使用日期及收貨日期等方面對原輔料生產進行全方位的數據控制,建立完善的生產檔案記錄,從而保障原輔料質量安全。
02、企業加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培訓力度。通過開展培訓服務,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標準來推行標準化生產,制定具有科學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技術操作規程,通過引進、借鑒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國外有關先進標準,制定從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到產品品質、加工包裝等環節的一系列農業標準和技術操作規程,逐步實現原輔料生產的區域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從而有效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全程控制意識。
03、企業實行訂單生產,保護價收購,并采取一定的生產技術、物資扶持。通過該措施,一方面供應者可以獲得環境改善的能力,提高其種田的積極性、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白酒企業可以得到其更有力的配合,促使檔案信息更加準確、真實、完整,以便進行妥善保存,使其生產加工環境不斷持續改進,為白酒原輔料的可追溯性創造條件。
04、企業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對于收購的每一批原輔料按要求進行入廠檢驗,填寫檢驗報告單并做詳細的備案記錄,其中應當包括供應商、生產者名稱,產品名稱、等級、產地、交貨日期等,對于不合格的產品不予接受入庫。做好完善的原輔料倉儲記錄,包括倉儲的時問、濕度、溫度等信息。生產過程中每一批原輔料出庫、投入都應當做詳細記錄,包括出庫日期,領料人,生產的產品品種、批號、班次,投入的原材料數量,生產的數量等,做好成品的檢驗及銷售記錄,包括各項理化指標、銷售的時間、投放的區域等,與此同時按照過程方法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05、企業建立完善的中央數據庫及信息傳遞系統。通過該系統,使原輔料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信息與數據庫相聯接,使查找產品特定過程中的相關信息更加方便、及時,提高管理和決策能力。
06、政府給予企業可追溯性建設的扶持。由于我國食品可追溯法律制度等軟環境基礎較差,建設初期投入較多政府應加強食品可追溯制度建設方面的法律、政策方面的支持,降低企業的成本。
作者簡介: 鄒江鵬,1981年生,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法國南特大學理學博士,中國四川大學工學博士,中酒協標委會委員,《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主要制定者之一,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品酒師,貴州省評酒委員,貴州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青年白酒專家學者, 微信號:zou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