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說的商業,本身就是不斷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的過程。世界經常變化,但基本的規律是不會變化的。明白這一點你就知道,做企業,我們經常說要追隨變化,但是你要發現不變的規律。如果說企業太過機會導向,就會導致一大批跟風式的創業和投資。比如說早些年的O2O,現在的內容創業和共享經濟。現在都是一地雞毛。幾千家企業創辦了,最后就一兩家活下來,最后是大量的資金浪費和人力浪費。我們創業也罷、投資也罷,要對價值的本質有基本的認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智慧云領導力發展機構創始人兼CEO陳雪頻認為只有在發現價值的基礎上,專注于價值創造,持續打造組織能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才可以持續創造價值,企業才能得以持續的成長。
企業的本質是一個價值系統,包括四大板塊十大要素。
第一個板塊是產品服務板塊,第二個板塊是客戶板塊,第三是運營板塊,第四是財務板塊。企業就是一個創造、傳遞、支持和獲取價值的系統,商業模式是對這個價值系統的描述。
1. 價值主張。這是企業存在很最核心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你為哪些客戶提供了什么樣的價值?你的產品服務是什么?這是做企業必須要搞清楚的一點。
2.客戶視角。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你如何獲得他們,如何獲得他們的信息,如何把你服務和產品推給他們,一個和營銷有關,一個和渠道有關。
3.運營系統。你要做好這件事情,你需要哪些資源,你需要哪些伙伴,要做哪些事情,把你的產品和服務交給他,這是偏人層面的。
4.財務層面。要做好這些事情,左邊是你的成本結構,右邊是你的收入結構。收入減成本等于利潤,同時你通過債權和股權把收益做大,做杠桿,這叫資本模式。
一個企業的競爭是一個全方位的競爭,表面上看是一個企業價值主張的緊張,或者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比如說我們說到蘋果,蘋果為什么牛?它的產品、系統,這是大家能感知到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大家感知不到的,包括他的運營體系、營銷體系、創新能力、人力資源和財務體系。只有這五根柱子齊全,上面的產品創新才可以可持續,下面是你的根基也就是使命、愿景、價值觀、領導力和企業文化?雌饋硎钱a品和服務的競爭,其實是整個價值支持系統的競爭,而不是你企業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的競爭。這樣才可以理解企業的方方面面。
還有一個,企業都會經歷四個階段,沒有哪一個企業可以基業常青: 一是創業期,就是驗證你的商業模式是否成立的階段。二是成長期,驗證你的商業模式之后,快速擴張,復制你的商業模式的過程。三是成熟期,當你一切運營好之后,如何盡可能的提高運營效率,讓組織可持續的成長。這個時候會有一個分流,要么是進入衰退,要么是轉型。這四個階段的描述有兩個說法,要么衰退,要么轉型,基本上不會有第三個選擇。我非常欣賞一句話“只有當你拼命的奔跑,才能讓你留在原地”。做企業也是如此,不進則退,只有當你創新的過程超過了你的變化過程之后,才有可能繼續成長。
所以,我認為所謂企業的轉型是一個價值重塑的過程,其核心是價值創新。圍繞價值創新有四個模式的創新,包括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資本模式和心智模式。而企業轉型就是在技術革新和市場環境變化的背景下,通過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資本模式的創新和心智模式的轉型不斷實現價值創新,以創造價值達到持續增長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商業轉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