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酒林河有了新總裁了!
最近,呼呼啦啦的一窩蜂換帥,枝江換帥、五糧液換老大、宋河換掌門、杜康易銷售總經理、徐克強離開西鳳、張弓有了新老總,就連沉積多年的林河又有了新的總裁,一時間酒業好不熱鬧,好像作為一個大企業你不換換老大,換換老二都不好意思在這個行業混了似的。
曾幾何時,行業也有過集中換帥、換將的歷史,業績不好就換銷售總經理,理念執行不到位就換總經理,不聽老大的話就換總裁,但是很少有新聞說老板把自己換了,革了自己的命的。
作為行業的一員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屬于“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的糾結狀態,無論是當局者還是旁觀者都有著說不住的痛,筆者在這個行業耕耘、堅守了15年,見證了豫酒的增加的輝煌,也經歷了豫酒沒落的掙扎,經歷皖酒的起伏,看到了魯酒的沒落,更見證了川酒橫掃全國的輝煌,也見到了陜酒的無為。
常言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但是深刻的思考,豫酒的主要問題不在“帥”身上,而是在“王”身上。豫酒企業沒有清晰的長期戰略(仰韶、賒店除外),天天在執行上搖擺不定,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品牌定位沒堅持,品牌傳播部堅持;其二是豫酒風格不突出,沒有自己的明顯的品質風格特色,一會學川酒,一會學貴酒,有時還學蘇酒,唯獨不堅持做自己;品牌東家沒有長期做強做大企業的想法,只把酒業當做搖錢樹,只抽血不輸血,長此以往哪有那么多血可抽。說的好聽點,豫酒換帥只是“剜瘡補疤而已”,換老板到是有必要的。
輝煌過的張弓,很長時間躺在歷史的廢墟上高唱贊歌,錯失了發展的黃金期,在品牌上沒什么新的思路,在產品上沒有堅持,在營銷上也沒有新的建樹,到是在內耗上浪費了大量的經歷,38度本來是張弓的驕傲,應該抓住不放,光瓶酒的首推者,可是選擇錯了市場,這些都沒有辦法二次再來。
引以驕傲和自豪的林河XO沒有往日的輝煌,這次的高調迎新總裁,也是想重回往日輝煌的樣子,可是時間變了,環境變了,一切都變了,昔日輝煌不是那么簡單能夠重現的。
當然,再看看枝江的換帥頻率也是醉了,維維收購枝江才幾年,就三易其帥,一個總經理還沒有完全了解企業和市場就換掉,來一個新總經理剛磨合的差不多,又換成了前任,如此草率的大戰前換帥,不知道是想把企業做好還是想把企業做垮。很少看到兩年就能把一個公司做好的,況且一個書記、一個外國總統還有任期的,想把一個企業做好,市場做好,700多天就能實現?簡直是白日做夢!
想要撬動地球的人很多,但是支點在哪里?!想要做全國品牌、做大做強的企業很多,路徑在哪里?!想要銷量翻番的企業很多,方法、堅持在哪里?!
做企業不是一天能吃個胖子,無論是豫酒、魯酒、川酒還是林河,面對現實,穩扎穩打,先做強,再做大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