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黔酒板塊來說,一直是茅臺獨大,其他酒企的發展則顯得相對滯緩。那么在新一輪的行業調整中,今后黔酒板塊究竟會有怎樣新的發展趨勢呢?本文將從“年度大勢,興字領銜;醬酒投資,熱情不減;醬香消費,中產元年;省內格局,變化不顯”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年度大勢,興字領銜
在消費升級、中產崛起、高端擴容、消費理念轉變等行業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下,以醬香品類為特征的黔酒板塊在茅臺的引領下呈現出“平穩增長,活力增強,醬香復興”的發展態勢。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黔酒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明顯: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貴州規模以上酒企累計產量49萬千升,同比增長10.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5.8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利潤總額263.4億元,同比增長11.2%。
二是,茅臺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茅臺實現總銷售額502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6.9%;上繳稅金188億元,同比增長23.2%。
對于茅臺來說,最直觀的就是其跳出了過去幾年價格下行的趨勢,成功引領高端價格上行,實現了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的成功轉換。例如,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從800多元一路上漲到目前的1300多元,漲幅超過了50%。一方面,引領價格的逆勢上漲說明茅臺是中國高端白酒的價格標桿;另一方面,價格的背后是價值。事實上,茅臺不僅是價格標桿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茅臺已經成為中國高端白酒的價值標桿。
三是,其他酒企也開始恢復性增長: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除茅臺之外的其他黔酒企業累計完成產值373億元,同比增長9%,占全省白酒產業的42.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4.8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全省白酒產業的22.8%。
二、醬酒投資,熱情不減
由于醬香白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和較長的釀造周期,再加上茅臺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醬酒長期以來都備受資本青睞。例如,維維豆奶入駐貴州醇、娃哈哈斥資百億進軍貴州白酒市場、華澤集團重金收購珍酒、輔仁藥業在仁懷辦酒廠、中石化入股賴茅等。進入2017年,在消費升級、茅臺回暖、醬酒價格上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們可以預判,資本對醬酒的投資將會持續走高、熱情不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醬酒崛起的窗口已經初現。首先,醬酒是稀缺資源性產品,產區位置獨特,不可復制,優質基酒稀缺,溢價能力強。其次,消費升級助推醬酒加快全國化,市場需求也快速放大,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最后,醬酒先天的中高端基因,帶來的是巨大的社交和商業附加值。
二是,醬酒價格處于新一輪上升期。首先,在茅臺價格上升趨勢的帶動下,其他醬酒也開始了價格上升。其次,優質基酒價格普遍上漲。在當前市場交易中,優質基酒的價格已經上漲了20%以上,并且仍將保持繼續上漲的態勢。
三是,大資本一致看好醬酒的未來。首先,在行業遇冷期,一部分中小資本退出或消亡,這對醬酒發展起到了去泡沫化的作用。其次,在行業遇冷期,大資本一直保持對醬酒投資的堅持,一致看好醬酒的未來發展。因為大資本看重的不是眼前,而是未來的5-10年。
四是,腰部醬酒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以茅臺為代表的高端醬酒占據了整個醬酒盤量80%的份額,但是目前腰部醬酒仍然沒有絕對的領導者。隨著中產消費的崛起,腰部醬酒市場必然持續擴容,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五是,眾多強勢酒企布局醬酒板塊。2016年眾多強勢酒企進入醬酒板塊。例如,勁酒收購臺軒酒業、洋河并購貴酒、仰韶在茅臺鎮設立醬酒基地等。另外,2017年五糧液也將通過在15醬產品上的發力,把醬酒從戰略規劃的基礎上推進到市場布局的落地執行層面。隨著眾多酒企發力醬酒市場,整個醬酒行業的格局或將被打亂。
三、醬香消費,中產元年
消費升級是2017年白酒行業最大的風口,而抓住中產階級群體就抓住了消費升級的主流。同時,2017年是中產階級消費的元年,中產階級的崛起使消費能力迅速提升,過去的高端消費將逐漸大眾化,這為一直處于高端價位的醬香消費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消費結構提升,健康理念盛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將更加注重健康飲酒,這將導致消費者對貼有健康標簽的醬香型白酒的需求量迅速放大。
二是,追求品質消費,醬香熱潮來襲。茅臺作為中國高端白酒的領導者,因其稀缺屬性,注定為少數人所擁有。隨著消費升級,因為醬香白酒的品質支撐,中產階級必將由對茅臺的情有獨鐘過渡到醬香消費的熱潮。這是消費能力提升后的中產階級家庭酒類消費的必然趨勢。未來,醬香白酒必將成為中產階級酒類消費市場的最重要一極。
四、省內格局,變化不顯
就黔酒板塊的競爭格局來說,一直比較尷尬。除國酒茅臺獨大外,其他酒企在最近幾年發展速度比較緩慢,整個黔酒板塊的競爭格局變化并不明顯。事實上除了茅臺、習酒和金沙外,其他酒企規模普遍偏小,大部分產值都在億元以下,并且存在整合度低、競爭力不強、市場占有率低、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無法形成類似川酒、徽酒等板塊多強割據的格局。這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當前白酒行業回暖與分化并存,回暖屬于強勢酒企機會,分化則屬于弱勢酒企面臨的嚴峻挑戰。因此,黔酒板塊呈現出茅臺強者恒強而其他酒企弱者恒弱的格局。
二是,醬香白酒作為中高端產品,比較依賴品牌力的驅動。但事實上,黔酒板塊除了茅臺,其他酒企的品牌影響力都比較薄弱。因此如何加強品牌培育和品牌力打造將成為黔酒其他酒企未來發展的關鍵。
三是,黔酒板塊市場容量有限,但是,一方面全國范圍內對醬香口感的認知并不普及;同時,因品牌力偏弱,眾多黔酒企業無法走出去。這就造成了眾多黔酒企業都扼守在基地市場內耗,限制了彼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