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讀這兩天的酒業新聞。第一條新聞,4月14日發自酒說,主題是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為首的高管團隊,調研山東市場,第二條新聞同樣是4月14日,發自郎酒的官微信之一青花郎,題目是:青花郎天字第0001號專賣店搶跑,前100號都已名花有主!
在第一條新聞中,據酒說報道,李保芳總重點在和經銷商交流時,提到對于茅臺云商發展的建議,原文如下:“關于茅臺云商。根據既定工作安排和要求,經銷商要拿出計劃的40%,通過茅臺云商進行線上銷售。其初衷是跟上消費升級的步伐,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讓消費者買得舒心。”并提出未來要好好研究,抓緊改進、解決問題,切實提升購物體驗,提高消費滿意度。不能老是探索,找不到一條合適、可行的路子: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和效果是,“買茅臺,上茅臺云商”一定不能成為口號,要致力于成為消費者的自覺。老田認為保芳書記提得很務實,也很具有前瞻性,體現了茅臺對于消費者工作的重視,更體現了對于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的深入理解。
酒業的互聯網+和酒業的新零售老田認為可以分為幾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有三類,茅臺云商是比較成功的,利用茅臺飛天這個超級產品,通過線上放量,在茅臺云商的銷量去年達到了30%,今年要達到40%,未來可能比例會更高,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線上購買,這樣有三個好處,第一重構人貨場,讓產品直接到達消費者,而且這其中的大數據對未來茅臺的產品開發和進一步服務消費者,開展消費者體驗營銷,針對消費者進一步開發產品都提供了一些珍貴的數據;第二有助于茅臺價格的穩定,因為產品直接能夠到達消費者手中,而經銷商和二批商或者社會人員哄抬物價是不行的,40%的產品能夠直達消費者,價格就能夠穩定,比如茅臺定價1499,那在茅臺云商標價1499,其40%的產品量其實就有調節市場價格的作用,去年這種手段對茅臺的價格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就是平臺化的發展思維,但是平臺化思維并不適用于所有酒業,老田認為平臺化只適用于有稀缺資源的名酒企業,比方說國窖、五糧液、劍南春,或者一些二線名酒,像水井坊、舍得、酒鬼酒、汾酒等這樣的企業都是可以實現云商類的發展模式。像五糧液,以五糧e店的形式直接構建線上+線下、店內+店外、服務+零售的體驗模式。
在第二條新聞中,核心意思是青花郎首家專賣店進行團購客戶的品鑒活動。據報道稱,目前全國青花郎專賣店已經審批專賣店已超100家,2018年全國專賣店依然采用緊縮,嚴控的準入制度,圍繞省會和地級城市開店,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的消費服務體驗。同時,青花郎專賣店對準入客戶要求嚴格:1、行業內具備較好的團購資源的團購或專賣店商家;2、行業外政商界具備較好的社會資源的客戶;3、高端消費者專賣店客戶;4、認同郎酒企業文化及操作模式;5、遵守青花郎產品計劃配額及價格物流管理制度。目標計劃配額方面,年計劃配額為100萬-300萬以內,促進其良性、健康發展?梢哉f,郎酒在2018年將通過專賣店,實現“人貨場”的統一,將更加重視中高端消費人群的體驗。
郎酒與茅臺的動作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就是離消費者更近,新零售的本質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新構建人貨場,提高效率,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但是老田認為,郎酒的專賣店還是有點傳統,如果郎酒構建新零售品牌體驗中心,會更加拉風和吸引人,而且對其未來的消費者培育會更好。所謂的新零售體驗中心,也就是其專賣店中要有體驗空間、品鑒空間、消費者互動空間,要具備線上智能云店,同時還要有互聯網新零售方面的新技術,比如VR等等,這樣才可能發展的更好。
兩大醬香巨頭的舉動,都在說明白酒的新零售模式正在實踐和推進,也進一步說明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性。新零售的發展,不是線上+線下那么簡單,而是基于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實現“人貨場”的統一。老田在今年春糖期間也提出了一個觀點——傳統酒業如何借助新零售風口?中高端白酒和新的白酒品類,新的酒種等都需要構建一個體驗中心,也就是門店+社群+新零售的模式,重建人貨場,所有的酒企都需要做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