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白酒行業已經進入了一種“此消彼長”的狀態,即“一家企業多賣一瓶,另一家就會少賣一瓶”,各酒企都在積極謀求市場拓展。隨著人們經濟生活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健康會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在高端人群比較流行。酒類市場有一個共同特點,同質化非常嚴重,做法幾乎是一個模式,用業內通俗的話說老酒裝新瓶,健康消費會成為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白酒健康化也會成為白酒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并成為中國傳統白酒未來發展的“風口”。
風口來了。
自從國務院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后,酒業也迅即掀起了“健康白酒”熱,白酒企業的健康之路走得仿佛更有底氣了。健康酒、養生酒、保健酒等強調白酒功能性的產品層出不窮。與去年白酒企業扎堆做預調雞尾酒如出一轍,近年眾多白酒大佬集體瞄準健康酒發力。許多白酒蜂擁進入健康酒領域。五糧液推出“貴泓國蕎酒”、豐谷的“低醉酒度”、洋河的“微分子”等。這些產品均以具備某種功效而被稱為健康酒。
洋河股份的微分子酒,據洋河官網顯示,其宣稱微分子酒具有微量成分多、飲后醒酒快、健康功效好等特點。但微量成分多及健康元素具體內容語焉不詳,也無明確的實驗數據支撐。
做健康白酒,大多是操作概念、現在白酒行業依然處于市場低迷期,企業希望通過造概念、博眼球的方式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至于其功效性到底如何企業很難給出個準確的說法。
業內人士表示:許多消費者對于健康白酒并沒有深入的認識,只是希望可以喝酒的同時達到養生的效果。然而,健康白酒非保健品,屬于普通食品。普通食品則不能宣稱具有保健及疾病預防功能,因此健康白酒有關降“三高”等功能宣傳實際上違背了相關法律,涉嫌欺詐消費者。對于酒企而言,應在原料、釀造工藝、科技手段等方面進行深耕,而不能停留在一味的造概念上。
“健康白酒”應遵循中華養生“藥食同源”理論為根本!秲冉洝穼κ朝熡蟹浅W吭降睦碚摚“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可稱為最早的食療原則。
因此, 符合“藥食同源”的“健康白酒”,其產品須具有鮮明的“藥食同源”特征,要有助于養胃、護肝、潤肺、健脾、益腎等相關功效。這就要考驗對健康白酒企業在“藥食同源”工藝領域的技術力量和用功程度。企業原料的選用,也須符合國家衛計委發布的“藥食同源”名單目錄,方能做到有理有據有節。
“健康”意味著消費者飲用后的結果須是健康的,絕不是隨便喊喊口號就可以以“健康白酒”自居的。
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韓北忠表示,消費者對于白酒消費日趨理性,對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宣稱為健康白酒的產品,因其所含吡嗪類健康功能因子或融入其他藥食同源功能因子,相對于其他白酒來說更加健康。
“健康白酒”無論是從研發科技、原材料種植(采購)、生產萃取工藝、產品口感、包裝、健康倉儲物流等方面都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逐風口沒有錯,但如果企業只是看準健康這個概念,然后跟風參與,并不是從真正意義上去打造“健康白酒”產品,而只是沉迷于“健康白酒”概念,如此做法,無疑與消費者健康意識漸行漸遠。
從當前“大健康”領域的某項動向看,一些藥企其實已經正在做著“健康白酒”密謀。這值得白酒企業關注。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品類創新永遠是風口。未來的商業趨勢是細分、專注、聚焦,數一數二,否則將被無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