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酒建議:
戰略:雖戰略清晰,戰略聚焦,但在競爭壓力與成功欲望的驅使下,市場行為與渠道行為過于激進,尤其渠道刺激過大,價格管理控制力初始階段不足,導致渠道利潤壓縮,產品價格提前透資,產品生命力被削弱,市場被擠壓到現鄉級市場;聽說宣酒現在聚焦精力外拓,南方市場表現不錯,本人沒有到安徽以外的南方市場調研,不敢妄言,也許是階段性好戰略,但卻不是對的戰略;
產品:單一型大單品突破,而非系列型大單品突破,缺失未來培育型產品,導致產品一旦衰退,市場就跟著衰退的現象發生,即使現在升級產品,也有點來不及了;
價格:單一產品經營的本質在于經營價格,這點恰恰卻是宣酒的死穴。宣酒懂營銷、懂戰略、懂市場、懂團隊管理,卻不是特別懂價格經營與市場管理,幾次價格調整(價格調整只可調高不可調低),渠道政策過大(單一產品經營只能給予渠道合理利潤,以消費端驅動渠道端),導致成交價頻頻下落,最終等消費者已經習慣這個成交價格時,方才漲價控價,已經略有遲緩,外加安徽消費升級突現,大勢不可控啊!
創新:宣酒是一匹黑馬,在消費者心智中是一個美麗魅力具備創新意識的企業。鑒于目前徽酒競爭的激烈程度,再在濃香、價格帶、營銷戰術上做文章已經機會不大了,需要打出新的香型,在安徽創造差異化經營,做一個真正小而美企業,不要太大的量,10個億足矣,但求利潤,但求品類領先。
六、種子建議:
只說其產品戰略。
種子究竟是戰略迷失呢?還是戰略無奈呢?幾年來,種子酒鑒于品牌高度的不足,把握價格帶機會,依靠祥和與柔和得以高速發展,進而并致力于醉三秋、徽蘊金種子的打造,但苦于醉三秋是運營不當(醉三秋也是不錯的產品,可惜獨立品牌卻沒有獨立事業部運營,只是交給大商運營,這種需要長期培育的產品,經銷商是缺失持續耐性與耐力經營的,以近乎夭折的命運存在,錯失機遇),后來徽蘊(徽蘊是黃金十年末期,一支看似戰略產品,其實是典型投機產品,一個低端認知的品牌有何資格做徽蘊這般的價格定位呢?只能靠促銷戰術獲量,沒有真正前途)而又生不逢時,結果造成百元價格帶以上絲毫沒有自己生存空間。最近兩三年,柔和祥和由于過度促銷,價格穿底,消費升級,競品擠壓,結果一路高速下滑,F在升級搬的新柔和不僅品牌力難以支撐,而且進入古井口子的紅海價格帶,難以為續,建議在60-80價格帶上升級柔和,30-50價格帶上升級祥和。至于和泰苦蕎健康白酒,更是戰略偏頗,幾乎沒有什么機會。
種子路在何方,需要探索。我也在思考,種子品牌消費者希望他成為什么呢?
七、高爐家酒
只說其產品戰略。
從2000年開始,高爐家酒以徽派風格家文化普家產品,占位58元價格帶,避開68元五年口子,瘋狂省內,連續多年穩居第一,然價格管理不善(對于管理來說,最混亂的莫過高爐家了),下滑到40元左右,而那時68元的五年口子窖卻價格升級到80多元,此間空擋價格帶機會,成就了迎駕銀星,從迎駕稱王。
2011推出和諧年份,直接挑戰中高檔消費深入人心口子窖,并非明智之舉啊!從此陷入局部市場經營不錯的品牌。其實,如果真心經營百元左右及以上的價格帶,唯一辦法就是慢慢培育,大板塊經營與拓展,最后定盤。
現在新戰略,制定3+X產品戰略,更是戰略無奈或混亂,沒有方向,即使營銷戰術再先進,組織能力再強大,也難取的地位。
建議聚焦:
其實,現在徽酒陣營60-80(實際成交價)元價格帶,基本消費者處于選擇困難期(宣酒、種子頹勢厲害,而古井、口子的戰略價格帶又不在此區間),需要一個新品牌產品替代,而高爐家這個曾經的王者,恰是舉起大旗的時刻,可惜毫無動作。不是不支持高爐家酒主打更高價格帶,因為競爭需要機會,但更高價格帶不僅需要機會,還需要品牌支撐力,高爐家有何能力與古井、口子、洋河比拼呢?這個比拼不是資金資源上比拼,而是品牌認知上的PK。所以,只能聚焦到消費認知有優勢的區間 突破,并慢慢培育未來價格帶。
以上說法純屬個人扯淡,若有不足,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