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端名酒誰更有機會?
憑借良好品牌力基礎、價格帶長期卡位等優勢,次高端主流品牌陣營已基本確立,目前次高端主流品牌包括劍南春、郎酒、洋河、汾酒、瀘州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等。2016年以來,水井坊臻釀8號、洋河夢之藍、品味舍得、水晶劍南春等次高端單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速。
2016年,劍南春有媒體報道營收85億左右,其中水晶劍70%左右,銷售收入60億元左右。
2016年,洋河夢之藍增長幅度超過30%,銷售體量或將達到50—60億元。
2016年,郎酒紅花郎系列營收預計在20—30億左右。
2016年,沱牌舍得營收17億,其中舍得系列營收10億左右,其中品味舍得7億左右,2017年舍得目標銷量15億元。
2016年,水井坊營收增長30%,約11億元左右,其中臻釀8號60%—65%約6.6—7.15億。
作為次高端的領導品牌,劍南春與洋河夢之藍分別以不同的路徑詮釋著在次高端領域的作為。一個以次高端王者的之勢,以價盤穩、終端細、品牌強著稱于白酒行業,一直統治著次高端的領域。一個以次高端新貴的姿態,產品迅速崛起,渠道掌控力強,主抓新商務市場,多角度多層面的品牌營銷,帶動產品在全國的高速增長。兩者同時都注重宴席市場的發展。
郎酒紅花郎、舍得、水井坊臻釀八號這三個產品積極推進營銷改革和產品調整,重新確立品牌定位,聚焦核心次高端價格帶,憑借全國化品牌力積淀,帶動單品實現快速增長。繼續加快從區域化向全國化轉變進程,對應價格帶行業集中度將穩步提升,這些優勢品牌將具備快速放量潛力。
與高端酒憑借品牌推力帶動發展不一樣,一些次高端優勢白酒主要通過長期以來借助渠道推力實現品牌和價格帶卡位。隨著白酒行業整體進入擠壓式增長階段,次高端產品也愈發強調渠道和價格體系管理。因此,品牌力逐步形成、具備渠道或市場優勢的次高端白酒品牌將體現出良好競爭優勢。
這一輪次高端大發展,劍南春與洋河夢之藍當屬最具競爭力的代表。
徽酒“諸侯”在次高端該怎么辦?
安徽白酒消費升級趨勢仍在持續,大眾日常聚飲以及商務餐飲場景下的白酒消費水平正逐步提升,一部分大眾和商務白酒消費將從原先中低端區域進入到次高端區域。
安徽地產酒主力價格帶在120—200元,其中以古井貢酒年份原漿5年、8年與口子窖6年、10年為主的中檔消費區間。安徽白酒市場消費向上升級始終存在,消費升級帶動部分大眾及商務消費進入次高端價格帶,而且較容易向300元以上升級。
在安徽市場,次高端、高端歷來都是外來名酒的天下,徽酒軍團在價格上突破300元壁障,直接與原有的次高端價格帶上的外來名酒發生爭奪戰,在這場戰役中,地產酒品牌短期將無法實現超越。
在安徽地產酒品牌都存在次高端與高端產品,前期次高端與高端產品主要是為產品形象與價格標桿為主,銷量甚微,企業主要精力放在百元價位產品上,也不會對次高端匹配資源進行投入。
2016年,安徽地產酒200元以上價位產品開始起量與爆發,古井貢酒年份原漿8年、口子窖10年、迎駕貢酒洞藏9等產品開始上量與穩價,基礎消費氛圍良好,企業開始關注次高端產品的發展。2017年,古井集團將重視古井貢酒年份原漿8年以上高端產品的市場運作,推行產銷政策,堅持以產定銷、年度溢價、產品標志、推廣告知四大策略。
“一旦徽酒突破300元價格帶,百元價格帶的產品所承載的壓力將驟減,企業盈利能力將翻倍增長,個中利害不言而喻。”智邦達營銷咨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表示。
對于徽酒而言,300元價格帶實在太過誘人了。龍騰虎躍品牌策劃機構董事長紀家晶分析認為,如果說30億是區域白酒品牌跨越全國化的一道門檻的話(30億規模以上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從區域走向全國),那么一旦突破壁障,徽酒有望形成3個全國化的品牌——古井貢、迎駕貢、口子窖,而宣酒、金種子、皖酒、文王貢、老明光、高爐家等企業也有望得到較大發展。屆時,徽酒將有可能甩掉扣在頭上多年的“地產酒之王”的帽子。
徽酒諸侯要做次高端,需對品牌進行持續的建設與資源單獨投入,品牌是時間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對高端酒品牌積累,快速消費品就是快速被記住快速被遺忘,只有通過不斷的傳播,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排位。資源投放要將次高端產品剝離出來,分方向、分場景進行,洋河夢之藍就是不論論行業環境好或者壞都一直做品牌建設與資源投入。
2016年,安徽市場劍南春銷售2.79億、紅花郎銷售1.5億、五糧液系列酒銷售1.1億、茅臺系列酒銷售0.3億,古井貢酒年份原漿16年銷售2.6億、口子窖20年銷售1.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