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大單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2017年,在經歷一輪又一輪的砍條碼的熱潮后,幾乎所有酒企都認識到了新的時代已經到來,轟轟烈烈的野蠻生長已經成為過去,聚焦大單品,打造大單品,改造大單品,成就大單品成為下一個趨勢。
2018年,繼續品牌為王,消費者的眼睛越來越亮,選擇越來越趨向于大單品,品牌意識越來越強,老牌名酒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同規格酒企之間的會越來越激烈,消費結構的繼續深化,會使行業整體驅動力由量增驅動為主演化成在大單品帶動下的價增驅動為主。用更少的具備競爭力產品實現更多地銷售額迎合以新消費的趨勢,甚至用強硬的大單品來制造一種消費趨勢,也許會是中國酒業2018年的終極問題。
相比之下,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白酒的巔峰期黃金十年里,居然鮮有新的超級大單品被設計或開發出來,亦由此可見短期內打造一個大單品有相當的難度。筆者認為,對應大單品時代,最好的方式也許并不是去憑空打造而是改造,將已有的產品升級,如水井坊于2017年年底重鑄的“菁翠”,攜手《國家寶藏》隆重歸來,一舉在超高端白酒陣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茅臺漲價拉高了白酒價格的天花板,同時也給很多很多高端、次高端白酒帶來了漲價機會,2018年,會有哪些王者再度歸來,又會有哪些新的王者登上舞臺,且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愈演愈烈的消費升級也讓白酒的價格與產品系列結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從價格的角度,一味的抬高現有主力產品價格必然意味著消費者的流失;而從產品結構的角度審視,新的消費趨勢與群體的誕生,也意味著必然要有新的產品定位彌補。而新產品的推出,則在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受的同時,重塑了品牌形象與價值新高度,為新興消費者帶來體驗與感受,不失為新時期一舉多得的產品策略。
下一個路口,以酒載文,以文興酒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而酒則是文化極佳的載體,在眾多傳統白酒企業的努力下,中國白酒已經和中華文化、詩詞文化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隨著中國經濟與文化的不斷復興,筆者預計在2018年白酒行業中還將繼續出現許多以文化為主題的酒,這類酒一般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以茅臺為例,2018年的狗年茅臺生肖酒的投放量是2017年雞年的兩倍,與此同時,茅臺生肖酒的成功也掀起了一陣生肖風潮,跟風不怕,貴在出新,生肖只是文化領域中的一個方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2018年會有更多有文化、有新意的新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