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糖酒會一直受到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而每一年的糖酒會,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近年來,糖酒會內容、形式變化多樣,發布會、論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今年糖酒會的閉幕,您有何感想呢?
再過一年,便到而立之年,其實也不年輕了,引用媒體中的一句話,已經是標準的中年男子?吹奖茸约捍笫鄽q,甚至二十多歲的人還奔波在糖酒會上,于是給自己帶上個“新酒人”的頭套,這才能寫一寫自己參加2017年春季糖酒會一些感觸,還是很傻很天真的。
觀點一:糖酒會的冷暖取決于自身的圈子
國人相對含蓄,談糖酒會的冷暖,其實是談自己生意的好壞。如果有人說,行業回暖跡象明顯,多半是生意不錯,反之亦然。筆者感觸最深的是2015年,身邊相熟的酒水行業從業者,轉行進入奶粉、餐飲及P2P等行業的很多,筆者內心感覺行業遇冷,比媒體宣傳的三公受限、酒駕入刑給酒水行業傳達冷意還要嚴重很多。幸虧這一年,眾籌風靡,讓很多業外的人再次涌入這個傳統行業,筆者感覺行業似乎不是那么冷。于是,得出一個結論,糖酒會的冷暖取決于自身的圈子,取決于自身感受。
觀點二:新酒人依舊在重復老酒人的套路
玩智能手機666的新酒人打心里是看不上那些打電話、跑終端等方式維護客情的老酒人,可是他們又是怎么做到呢?跑到糖酒會,看看新式的包裝,想一想自己回去怎么模仿;跑到論壇,和大咖們合張影,發個朋友圈顯示一下自己的高度;找個小酒廠,代理個仿大企業的產品,然后回到故鄉賣高價;找幾個朋友,一邊喝著難以下咽的白酒,一邊流著淚說這個酒絕對有三十年。于是,得出另一個結論,如果你是個85后甚至90后,如果對產品沒有敬畏,對品牌沒有敬畏,對市場沒有敬畏,你依舊是個老酒人,如果你已經40歲甚至50多歲,只要你不放棄對白酒品質的認可,只掙取合理的利潤,那你依舊是個新酒人。
觀點三:新媒體繞過老媒體的優勢得以發展
今年參加了酒業家的第六屆中國酒業市場論壇及酩悅的首屆中國酒業峰會,參會人數都很多,用“人滿為患”來形容肯定是夸張的。幾年前,行業內辦論壇,主要的辦法就是打電話邀約,反復打電話邀約,很多人并不一定要參加這個論壇學習,而是給個面子來加個人氣。邀約,主要是面對自己的雜志訂閱用戶,論壇來鏈接用戶與酒企。以酒業家、酩悅等新媒體為例,參加論壇的人大部分是來自于報名的訂閱用戶,并沒有太多的情感因素在里面,是用戶需要,他才去論壇看一看。老媒體的優勢在于積淀,而在新媒體時代下,這種優勢雖然還在,但是不太明顯。以酩悅為例,我相信它的論壇是不盈利的,但我相信酩悅背后的付木強已經有了贏利模式,從論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角度上講,貌似酩悅等新媒體又略勝一籌。
觀點四:白酒酒企自娛自樂的時間不多了
其實這個觀點,挺得罪人的,老大哥教育過我,一定要弘揚正能量,有行業才有未來。那這個觀點里面就不出現酒企的名字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糖酒會的新品多如牛毛,哪個大酒企不出點戰略產品都對不住新上任或即將上任的領導。每一次戰略產品的發布會,酒企很重視,招商很成功,專家很看好,甚至觀眾都頻頻鼓掌,下次糖酒會時又是一個輪回。在成熟的市場中,誕生新的大單品的可能性已然非常小,可是酒企領導們還是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繼續開發著戰略大單品。今年有個論壇,領導在臺上費力的講,自己酒企的產品品質高、利潤高、市場前景好,臺下聽的人寥寥無幾,兄弟算是一個,可是又能怎么樣呢?
觀點五:大家漸漸明白模式創新并不靠譜
模式創新,仿佛是一根點石成金的神手指,模式的開創者也像高高在上的神明,無數的人為之神往,想聆聽一下圣經,回家好應用市場進行掘金。漸漸的大家發現,除了模式開創者的產品在動銷,后來者很難進行復制,究其原因,是模式的開創者有意識的隱藏了那些不可被復制的東西,比如創業的風口,比如開創者的資源等。模式創新,并不神奇,只要是聰明人就能明白其中的運作規律,只是苦了小白用戶沉寂在閉環邏輯中不能自拔。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商業邏輯,學習要快,實踐要慢。
觀點六:微信不過是先行者變現的工具
微信,無所不能,錯過了某某,這次不能再錯過。后半句話,我聽了N多遍,前面的名詞次次都不一樣,比如博客、論壇、微博,放到酒水行業中如B2C、O2O、C2B及B2B等。所有掙錢的人,都是很聰明的人,他們敢于嘗鮮,敢于嘗試,也就會站在風口掙錢。當大家涌入微信時,就已經有人想通過這個新生平臺去傳播思想(微信公號、朋友圈),去賣東西(微店),去組織社群(微信群),當然還有人會告訴你該怎么玩。如今,你有多少好友,認識的又有幾個?你在多少個社群,你聊天的又有幾個?你關注多少個微信賬號,點開看的又有幾個?你還經常發朋友圈,你還給朋友們留言或點贊嗎,你還刷朋友圈嗎?這一幕和微博像極了,歷史總會重演,但不完全相似。時代總是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