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屆全國糖酒會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是各大白酒企業在高端市場日趨明晰且白熱化的競爭。北京商報記者在糖酒會期間注意到,眾多知名白酒企業紛紛推出新品,其中中高端產品占據主流。有觀點認為,高端化產品已不再是幾家一線酒企獨享的市場,隨著消費者選擇日趨多元化,越來越多酒企希望借助高端產品的打造,在白酒品牌集中化結果來臨之前,在市場上占據一片天地。這也讓整個白酒市場在高端化領域呈現出一片紅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高端新品頻出
在此次春季糖酒會期間,五糧液正式發布“501五糧液·明池釀造”和“501五糧液·清池釀造”,這兩款產品被五糧液定義為戰略性超高端產品。同樣作為一線白酒企業的洋河股份,也在糖酒會上舉行了蘇酒頭排酒的上市發布會,并對外表示,蘇酒頭排酒代表了“洋河品質”的新高度。
不僅僅是一線白酒企業在新產品上有新動向,區域白酒品牌同樣動作不斷。首先是近年來在高端領域動作頗多的水井坊,推出了井臺絲路版、井臺珍藏和臻釀八號禧慶版三款新品。舍得酒業則攜“舍得智慧名人說紀念酒”與“沱牌曲酒名酒復刻版”兩款新品亮相。
從新品推出的緣由來看,除了常規可見的基于商業需求原因,要求企業在特定時段推出新產品面世以外,對品質概念進行重新包裝成為本次春季糖酒會期間這些企業提到最多的內容。洋河方面表示,新產品仍然是圍繞企業特有的綿柔品質概念,并期望通過新產品再次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企業內部的“品質革命”早有謀劃長期堅持,并且一直在持續。
加碼文化引“混戰”
結合各大企業在中高端領域密集推出新品的舉措,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順應白酒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已成為這些產品乃至參與本屆糖酒會的眾多行業人士首肯的事實。另外,從當前各家企業的主要產品陣容來看,不僅僅是本次推出的新產品,結合此前在高端次高端領域的布局,高端產品已成為白酒企業進行產量分配以及營銷推廣時的核心,低端產品在各家企業占比呈現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在這種顯而易見的趨勢之下,如何在高端品牌齊發力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白酒企業們紛紛瞄上了極具品牌附加值的文化概念,在白酒“文化圈”掀起了新一輪混戰。五糧液的新品中重點提及兩點,即明清古窖池與30年以上釀酒經驗的匠人。在外包裝上則以“明代風格古門”、“乾隆朝冠”等元素來凸顯出企業所宣傳的文化概念;蘇酒頭排酒同樣提及明代老窖池,在企業對釀造技藝進行宣傳的材料中,北京商報記者也看到了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的傳統特點;屢以文化概念進行包裝的水井坊,此次同樣在新產品中植入了絲綢之路文化,在業界看來,這一舉動不僅持續了水井坊的“文化路”,還有緊貼時下熱門的“一帶一路”概念的意圖。
回歸服務是核心
五花八門的文化概念包裝,不僅僅體現在歷史人文背景的挖掘上,在產品故事、外包裝設計等方面也均有體現。所引發的“文化大混戰”讓業內人士擔憂,一窩蜂聚集之下,以類似的文化概念進行包裝,是否會使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產生同質化營銷的現象,降低文化概念對消費者的影響力,需要企業認真思考。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這種文化攻勢之下,市場或會加快品牌的聚集度,進一步擠壓地方品牌的生存空間。
不過有觀點也指出,無論是品質牌還是文化牌,中高端領域的充分競爭,能促進酒企由單純的產品端邁向服務端,這對消費者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處了解到,當前,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愈發迫切。滿足消費者對美酒、對文化、藝術、生活享受、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是釀酒產業進入新時代的必答題。而市場,更需要找出真正回歸消費、貼近消費、服務消費的最好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