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醬酒領域除了茅臺和郎酒外,五糧液潛心10余年打造的永福醬酒,洋河全資收購貴州貴酒。不僅如此,業外的大資本表現得更加瘋狂。譬如當年的IT巨頭聯想收購武陵、海航入駐懷酒;現代中藥龍頭企業天士力更是在茅臺鎮開始投入巨資。這些業外巨頭的企業體量都不亞于茅臺,甚至遠遠高于茅臺;這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殺入醬酒領域不但會改變目前的兩強格局,而且將大大提升醬酒的市場份額,讓中國醬酒領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經過白酒的“黃金十年”,在經濟的助推下,中國名酒市場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醬香型白酒在茅臺醬香概念教育的大背景下,更是滲透到消費的各個領域。目前,醬香白酒的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消費市場正在加速全國化。醬香白酒的主銷市場已經從過去的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貴州省逐步擴展至河南、山東、江蘇、廣東、福建、廣西、湖南、四川等多個省份。二是消費結構多元化。醬香白酒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擴大,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高端醬香白酒已經不再是黨政軍系統消費的專利,隨著商務招待、家庭消費的升級,醬香型白酒的獨特口味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三是品牌競爭的相對集中化。目前市場的主流醬香白酒品牌也就茅臺、郎酒、習酒、金沙等幾個品牌進行市場展現。四是產品線結構的日益豐富化。以茅臺為首的醬香龍頭,已經意識到茅臺酒本色的資源稀缺短板與品牌形象需要,開始著力打造與發展醬香系列酒,產品區間往腰部與底部加強,做大醬香沙盤。五是市場模式的快銷化?偹苤脑,名酒的電商模式已經得到現階段客觀驗證,在現行的市場結構下,如何進行市場精耕與品牌發展,快銷品牌的行銷模式無疑是醬香白酒的良好借鑒樣本,加之洋河藍色經典的行銷模式成功,更加奠定了醬香白酒的選擇方向。六是名酒消費步入常態化。經過2013到2015年行業調整,中國名酒的消費大盤始終堅挺,國內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中高端醬酒已經不再是節日共享的奢侈,而成為日常飲用的選擇,中高端醬酒的消費已經步入常態化。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醬香型白酒流派紛呈,競爭激烈,市場飽和,前期進入醬酒行業的各類資本形成的產能將集中釋放出,醬酒產業的拐點已經浮現出來,醬酒產能也將朝著量縮價平角度發展,新一輪的下行趨勢已經來領。企業盲目的擴張產能之后,市場無法消化帶來的惡果和機會并存,一方面大企業會利用成本優勢,將推平區域品牌的市場溝壑和壁壘,越來越多的中小微區域白酒品牌將在全國化集團軍的圍攻下走向并購重組之路,區域品牌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加強品牌化的運作,以建立消費者忠誠度,維持自己的市場熱度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紡錘形的市場結構將日趨成熟,企業在追求利潤和規模的背景下,中檔產品將成為市場競爭的新戰場,擴大中檔市場的銷售額和品牌影響力,將成為醬香白酒品牌重點打造的方向。
十二種白酒香型,濃香與醬香占據近70%的份額,醬香白酒的教育無疑在搶奪濃香型白酒的市場。以濃香型白酒劍南春3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算起、加之五糧液、夢之藍、汾酒其實整體高端白酒的份額不過200個億。醬香型白酒沙盤的擴容,戰略表面上是在滲透8000億元中腰部份額,戰術實操上是求得上面200億元濃香消費領袖的認同。行業應該意識到,除郎酒之外的所謂川酒濃香“五朵金花”在“黃金十年”中出盡了風頭,調整期過后的市場理性,原有勇者無敵、所向披靡的“窖”“號”的吆喝已經洗盡鉛華、落下帷幕。這對于整個醬香的反撲提供了絕佳的時間與空間。做大醬香型白酒的導向不是下行的,不是平行的,同樣猶如高端白酒一樣是上通下行的。但是,從體量與容量兩個維度來評判,消費升級背景下,業外資本的資金注入、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的共同發力、勢必影響高端白酒整體格局這是不爭的事實。
相對于近期平靜的濃香川酒,以茅臺為首的醬香型白酒企業似乎表現異;钴S。為了這個“千億級”目標達成“大醬香”的戰略實施,醬香領袖茅臺已經對整個管理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彰顯茅臺的舍我其誰、志在必得的大格局與大視野:
——管理升級。2016年12月21日,在茅臺2016年度經銷商聯誼會上,茅臺集團為首批“營銷智庫”成員頒發了聘書。“營銷智庫”是茅臺為打造一流的營銷品牌和營銷團隊,特別組建的專家團。這表明了茅臺未來在繼續做強品牌和市場的決心。茅臺“營銷智庫”的成立,是茅臺鞏固和提升自己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地位的需要。通過充分發揮專家資源及行業權威機構對茅臺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營銷決策咨詢機制。會議上,成立了茅臺營銷顧問團,成員由醬香系列酒核心經銷商組成,他們將參與未來系列酒重大決策的制定,從而實現廠商共建。
——組織升級。茅臺成立了醬香酒公司黨委,調整充實了醬香酒公司行政班子。采用“內部調、外部聘”相結合方式,集中了一批精干力量到醬香酒公司。使得“拓市場、抓營銷”的能力得以強化。招聘行業營銷精英,到茅臺系列酒擔任副總經理、省區副經理、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進一步強化營銷隊伍建設。
——形象升級。2017年茅臺系列酒將在央視、高鐵、航空、新媒體、戶外等媒介上投放資源廣告宣傳5億元;并且,茅臺將參與央視推出國家品牌活動。2017“兩會”期間,漢醬形象廣告登錄央視。
——產能升級。2017年茅臺酒的市場投放量在2016年的基礎上增加15%,系列酒將按照茅臺酒的市場投放量1:1的比例,較2016年增加一倍。
——產品升級。將達不到茅臺酒勾兌要求的基酒,用于系列酒勾兌,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系列酒。繼續加大基酒資源綜合有效利用,提升系列酒勾兌技術,做有史以為最好的系列酒,讓“好喝、實惠、劃得來、值得買”成為系列酒的價格標簽和價值導向,推動系列酒獲得廣泛的市場認可,更加深入人心。在系列酒上,茅臺還將繼續調整。如貴州大曲已被明確定位于省內市場重點品牌;漢醬方面,將推出系列化產品,用風、雅、韻三個系列覆蓋低、中、高端價位市場。
——渠道升級。探索聯營運營模式,發動經銷商入股,成立聯營公司,讓“二傳手”轉為“主攻手”。進一步提高經銷商積極性和終端掌控力。拓寬合作領域,實現共贏。依托商超、社區、大型活動等平臺,要借鑒洋河“千里眼”監督體系和模式,聘任一批專業監督員,發動一批社會監督員,參與市場推廣和渠道建設監督。過去渠道建設相對傳統、單一、狹窄,新的一年將走出一條新路子,積極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構建利益,命運和價值共同體,打造“茅臺云系列”形成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全線站噸系列酒子品牌及產品,逐步清理“僵尸”品牌、僵尸產品,優化市場空間,提高品牌集中度、資源有限性和產品貢獻力。
——模式升級。深入借鑒學習洋河模式,實施扁平化招商,精細化運作,系統化管理。
2017年茅臺醬香系列酒將開展以經銷網絡、陳列、門頭為主的市場基礎建設和以品鑒、宴席推廣、主題促銷為主的消費者拉動,輔以航空、高鐵、新媒體、主題推廣活動為主的品牌推廣,從市場、消費者和品牌三方面同時發力,系統推進。
回顧三年調整期間,市場消費受限、渠道受阻、行業消沉低迷、不知所措,各類利益背書人傾巢而動、游走江湖。重溫當年的“名流名言”:業內專家的“茅臺崩潰論”、所謂咨詢專家的“電子商務是白酒的唯一救命稻草”說、三流社會機構的“跨界營銷、異業聯合”觀點、好高騖遠的白酒國際化進程……
有些時候,不是花點錢交學費的事情,花點錢給他們,茅臺花得起、郎酒花得起,金沙雖小也拿得出,關鍵是耽誤事,時間上你耗不起。
繼2016年6月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帶隊到茅臺集團與高管溝通后,時隔半年的2017年1月13日,茅臺、習酒、國臺、郎酒新春懇談會在郎酒產地二郎鎮舉行,茅臺集團委、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公司代總經理李保芳,茅臺集團委、副總經理、習酒董事長張德芹,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郎酒集團兼郎酒股份董事長汪俊林分別率企業高管團隊參加。此次二郎會議聚集了四大醬香白酒巨頭,目的是籌劃開創醬酒大未來。會議期間李保芳在交流中更是動情表示,大家的會面,強調開創醬酒大未來,強調團結協作,迎接市場新挑戰。茅郎的互訪盡管帶有半官方色彩,但是從各自言語間不難看出都期待著共同做大的美好愿景。
在2017年3月3日茅臺河南經銷商聯誼會上,茅臺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樂觀地評論了當前形勢,從行業和宏觀層面看,當前白酒和茅臺正出現“三個利好”:一是全面小康進程的加快,將帶來新的市場空間;二是白酒大眾消費的升級,將帶來更多市場機遇;三是已經形成的國內白酒行業整體復蘇的態勢,將帶來新的需求增長。談到“白酒行業的復蘇態勢”,李保芳借鑒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2016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36萬千升,同比增長3.23%。其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125.74億元,同比增長10.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97.15億元,同比增長9.2%;而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10.54億元,同比下降15.9%。這幾組數據,表明白酒行業復蘇態勢已基本形成,市場總體需求將更加旺盛。”李保芳據此論斷,“行業回暖和消費升級將使茅臺迎來(新)黃金時代。”
作為中國白酒領袖品牌的茅臺,能否扭轉“系列酒之痛”進行華麗轉身、涅盤重生成就茅臺的“大醬香之夢”?這一點值得關注、值得期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茅臺這艘醬酒“航母”的自身的提速升級必將影響中國的醬香型白酒其他戰艦的相并追隨,共同遨游醬香型白酒的“藍海。”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在醬香型白酒領袖企業的強大攻勢下,系列醬香型白酒的發展將會直接影響目前中高端消費市場飲用習慣,帶動中國醬香型白酒消費提升,以茅臺為首的“大醬香”戰略所帶來的沙堆效應,也必將會促進中國白酒行業格局的進一步裂變,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與速度助推中國白酒產業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