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整個白酒行業而言,“主流賽道強者恒強,非主流賽道百花齊放”這是當前酒水行業的基本格局。面對 2019 年中國經濟承壓加重,龍頭效應進一步突顯,作為區域酒企如何進行有效的應對,是很多區域酒企非常關心的話題。
任何一個行業從誕生、成長、發展到成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部優勝劣汰的競爭史,同時伴隨行業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從而導致不斷會有企業中途離場,酒類行業亦是如此。
近年來,伴隨著品牌消費意識的逐步增強和龍頭酒企戰略調整的陸續到位,強者恒強的龍頭效應在酒類行業越發凸顯,龍頭酒企表現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銷售業績實現高速增長,市場攻勢銳不可擋。在與區域酒企的市場爭奪和較量中,讓區域酒企越發感覺沒有招架之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純粹市場競爭的角度,競爭最終成敗的關鍵一定靠的是實力。龍頭酒企具備資金優勢、品牌優勢、產品優勢、組織優勢等諸多優勢,特別是近年來龍頭酒企全面推行市場下沉、組織下沉,讓龍頭酒企在過去擁有空中優勢的同時,地面優勢也正在加快超越很多區域酒企。這直接導致了龍頭酒企的綜合性優勢與區域酒企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可謂是在競爭中處于絕對的領先優勢。
行業競爭的終局一定是“大象和老鼠”,即龍頭企業和小而美企業。酒類行業也自然逃離不了這樣的宿命。但在終局沒有來臨之前,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翻盤的機會,今天的龍頭企業也不代表一定會笑到最后,這就是中國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道理,正是在確定性的終局到來之前存在不確定性,才讓所有的企業都滿懷希望,堅持不到終局不放棄。
所以,在還沒分出最終勝負之前,誰也不能輕易投降。所以過早把自己定位為小而美的酒企其實是一種極不自信的表現,也是一種缺乏抱負的投降主義。因為任何一個龍頭酒企都是從區域酒企發展起來的,今天的區域酒企也不代表未來不能成為龍頭酒企。
面對龍頭效應趨強的行業大環境,對于區域酒企而言,既要認識到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重大挑戰,也要充滿自信敢于亮劍。面對龍頭酒企的強大攻勢,要善于因時而變,因勢而為。
2019年,區域酒企在面臨龍頭酒企強勢進攻的同時,還將會面臨著經濟承壓的國家大環境,可謂是雙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在這樣的企業經營大背景下,區域酒企如何去應對?這是每家企業都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必須要寫出答案的必答題。
當外部缺乏明顯機會時企業發展就需要要靠能力,因此區域酒企要構建自身的競爭能力。充分認識到當前行業“強者也不可能通吃”的競爭本質,充分認識到當前企業間競爭已經“從點子致勝到系統致勝”的競爭形式轉變,從戰略、品牌、產品、渠道、推廣、組織、資源和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競爭水平和能力,以應對市場系統化競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