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方擴份額與嚴監管的平衡之困
除了入駐商家的逐利,對于上述亂象,韓杰直指,目前電商平臺頻頻爆出售假的原因是各大電商平臺為了擴大份額,在入駐平臺的資質方面并沒有進行嚴格的把控。
韓杰表示,每當爆出問題,都有平臺說“我審查過入駐商家的資質”,只是審查了入駐平臺作為公司進行經營的資質,但沒有審查它是否擁有該產品的合法、合規的經銷資質。按照新的消費者保護法,售假的電商平臺是作為第一責任人進行賠付的,平臺上面的商家責任次之。
盡管如此,作為酒水電商平臺,卻不得不面臨一個異常復雜的監管難題。
向軍向記者表示,基本上平臺在店家進駐之前有各種規則,上貨需要質檢報告。如果售假,會被注銷店鋪并且賠償。
不過向軍也坦承,要想對電商商家進行一個提前預防,這個是需要平臺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的。但是即便有種種規則,都不能做到100%的事前預防,而只是針對事情發生之后如何處置進行擬定。“類似天貓每天的進出貨量非常大,但是他的監管員有限,不可能做到對每一個商家、每一個產品都有時效監控。”
向軍表示,現在各個電商平臺都有專門的維權部門,定期對商家進行抽查,也有平臺舉報系統,還有專門的職業打假人,對于電商店家而言還是有許多威懾力的。
業界呼吁減少供應環節以營造良好的生態
“酒水電商的行業生態想要好轉,不僅僅需要法律的約束,也需要經銷人員的潔身自好。”向軍感慨。
向軍指出,酒水電商的進貨渠道是有差異的,有的是從一二級經銷商處拿貨,有的是直接從廠家拿貨,,總的來說中間供應鏈環節越少,電商平臺產品更有質量保證。
韓杰也認可這個觀點。“酒水電商平臺如果不引入正規軍,故意引入游擊隊,揣著明白裝糊涂會砸掉自己的飯碗。”在韓杰看來,酒水電商平臺應該跟品牌方建立聯系,尤其是一些品牌方會公示自己的授權經銷商。
或者是希望更好地監控自己在電商渠道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現在國內的名酒廠在電商方面均有明確的官方授權。
至于消費者如何避免在酒水電商平臺上消費時遇到不必要的困擾,韓杰認為,購買酒類產品,價格遠沒有質量重要。消費者要關注頁面上是否有廠家直接授權的頁面,包括廠家授權的時間、產品都會有明確標識,而且在品牌官網,也會對自己的電商渠道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