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年來唯一一家專注于醬酒研究和咨詢的專業機構,又到了左右腦咨詢一年該全面解析我國醬酒市場的時間節點。我們將2018-2019年度有關醬酒市場的最新情況作如下解析,以供醬酒企業、經銷商和相關從業人士參考。
1、2018年度醬酒市場基本盤
如果單用一個詞語來描述2018年我國的醬酒市場情況,我們認為可以用“井噴”二字來形容。
一、從相關數據看醬酒基本盤:
1、巨頭茅臺:根據茅臺自己披露,茅臺股份公司2018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50億元左右,約同比增長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0億元左右,約同比增長25%。同時,茅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59億元,實現凈利潤396億元。
2、兩個醬酒大牌企業:郎酒和習酒。習酒公司發布的2018年經營數據為:全年實現銷售56億元,同比增長80.58%;完成銷售量2.88萬噸,同比增長42.92%。加上經銷商折讓部分,習酒2018年實際銷售在60億元左右。郎酒由于沒有發布相關數據,據我們和郎酒內部人士交流,在2018年郎酒百億大盤中,青花郎事業部(即醬酒部分)銷售超過60億元。也就是說,隔河相望的郎酒和習酒2018年度在醬酒銷售體量上在伯仲之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3、二線醬酒企業的四個代表:國臺酒業發布的2018年經營數據為:銷售收入增長83%,實現利潤2.2億元;利稅合計6.2億元,同比增長106%;作為一家準上市公司,根據稅收可以倒推出國臺酒業2018年度銷售收入應該在12億元左右;貴州金沙酒業恢復歷史最高,2018年實現市場銷售約10億元;釣魚臺國賓酒業增長100%,實現市場銷售約8億元;貴州珍酒增長90%以上,實現市場銷售約8億元。
4、仁懷本土規模性企業:仁懷市現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74家。其中,除國臺和釣魚臺外,本土企業以夜郎古、金醬、君豐、國威、無憂等企業領跑前列;其中,夜郎古2018年度已經實現銷售約3億元。2018年度,仁懷規模性酒企實現銷售應該在60億元左右,除茅臺以外的仁懷酒企整體銷售約在100億元左右。
5、新醬酒品牌:據悉,酣客2018年度銷售收入繼續大幅增長,突破5億元;肆拾玖坊雖然經營數據不詳,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銷售體量已經不小;以醬酒柔性定制為核心的醬酒智造突破億元銷售大關。
從2018年度醬酒經營數據來看,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實體經濟偏緊的大環境下,茅臺這頭大象仍然邁著華麗舞步,實現了高于行業兩倍以上增幅;其他大部分主流醬酒企業均實現了80%以上的增幅,并同步邁進了中國主流白酒的基本門檻。故2018年的醬酒市場,用“井噴”二字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最后回到我國白酒行業的基本盤,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為:2018年度,我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5364億元,同比增長12.86%;實現利潤1250億元,同比增長29.98%。由于目前國家統計局沒有單項統計有關醬酒的數據,作為一家長期專注于醬酒研究的專業機構,左右腦近十年來一直在跟蹤和研究醬酒的產業和市場的基本情況。我們認為:2018年:我國醬酒的真實產能應該在50-60萬千升,約占我國白酒整體產能的4%左右;醬酒銷售收入約1100億元,約占我國白酒收入的20%;醬酒凈利潤約在430-440億元左右,約占行業的35%左右。2018年度,我國醬酒市場以高于白酒行業平均增速2-3倍在快速增長,朝2000億級體量急行軍,成為我國白酒市場的風口和主賽道。
二、從市場看醬酒基本盤:
1、醬酒全國化正當時,中高端白酒中醬酒消費潮流已成。
醬酒由于其獨特屬性,天生具備全國化和中高端的基因。除貴州醬酒大本營市場外,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醬酒消費氛圍已經形成,北京、河南、山東、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廣西等省份醬酒市場開始起量,其他省份的醬酒消費也遍地開花。據左右腦觀察,上述這幾個醬酒消費大省的醬酒消費人群,已經由五年前的約10%占比已經提升到目前20%左右。別看這10個點的提升,這代表著有數千萬甚至上億消費者進入醬酒消費大潮,全國主流市場的醬酒消費趨勢已經形成,這股洪流將給醬酒市場帶來十年以上的消費紅利。尤其在高端和超高端消費人群,醬酒占比已經過半,茅臺股份公司一年的銷售量(不是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五糧液+國窖1573+水井坊三家酒企股份公司銷售量的總和。
總體來看,全國醬酒市場南方好于北方,經濟發達區域好于不發達區域。同時,其它香型的部分核心消費人群開始出現規模性倒戈,進入醬酒消費。
2、主流價格帶逐漸起量,醬酒全價格帶初步形成。
醬酒市場由于茅臺占比一直較高,多年來市場結構呈倒金字塔狀。但近五年,隨著茅臺醬香酒公司快速成長出近百億級的體量,加之眾多二線醬酒品牌的共同努力,醬酒市場逐漸在幾個主價格段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價格帶,每個價格段均形成了規模性的市場體量。整體來看,100-300元是大多數非品牌醬酒企業和部分品牌醬酒企業腰部產品的核心價格帶,無論茅臺醬香酒公司、習酒,還是二線醬酒企業均在這個價格段有戰略布局,目前市場規模已經過100億元;300-600元是醬酒真正的核心價格段和利潤產品布局區,也是大部分主流品牌醬酒企業有能力、也有資格進入的主流價格段,我們可以看到茅臺醬香酒的三茅、仁酒、漢醬,習酒窖藏1988、金沙摘要酒、國臺國標酒、釣魚臺貴賓酒、珍酒珍15等各主流醬酒企業的主力產品均布局在這個價格段,這個價格體量在150億元以上;800元以上是醬酒產品的高毛利區,但需要極強的品牌底蘊、內涵和張力支撐。大多數醬酒品牌均夠不著,目前來看茅臺切割了90%的份額,郎酒的青花郎系列也在努力搶占一席之地,釣魚臺的國賓系列憑借釣魚臺這塊金字招牌也能涉足;其他醬酒品牌在這個價格段只有價格標示,沒有銷售體量。這個價格段約有700億元以上的市場體量。至于100元以下的價格段,主要體現在貴州、河南、山東等省份和部分北方市場。這個價格帶不是醬酒的核心價格帶,在貴州省外又會碰到了當地地產酒的阻擊,故很難起量,目前市場體量約在50個億元左右。
三、從資本和產能投入看醬酒基本盤。
醬酒是高門檻投資,對資本的實力、耐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資本是醬酒產業崛起的強大推手,以產定銷是醬酒市場的基本特點。所以從資本和產能投入來看醬酒也是非常好的一個角度。
1、主流醬酒企業產能投入情況:
首先看茅臺系投產的情況:茅臺股份公司除2018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中華片區1.3萬噸茅臺酒的竣工投產外,2019年初又投入150億,啟動了茅臺醬香酒在習水基地3萬噸的技改項目;習酒公司也同步啟動了擴產到4萬噸的投資計劃?梢哉雇氖,約五年過后,茅臺股份公司將實現茅臺酒5萬噸、茅臺系列酒5萬噸合計10萬噸優質醬酒的產能;習酒公司將實現4萬噸的醬酒產能,如果外加茅臺循環產業園3萬噸產能、茅臺技開和茅臺保健等實際代工情況,茅臺集團實際醬酒產能將在五年后突破20萬噸級,形成醬酒產業超級航母。
其次看郎酒,目前已經實現醬酒產能3萬噸,隨著兩河口、吳家溝等多個醬酒生產基地的全部投產,郎酒未來3-5年將形成醬酒年產5萬噸,基酒庫存達到十幾萬噸級的體量。大家有機會可以去二郎鎮天寶峰實地看看郎酒龐大的儲酒體系后,就能明白汪老板的格局和眼界。
最后看無論二線醬酒企業國臺、金沙、釣魚臺、珍酒等,還是以仁懷十強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從2000噸到8000噸不等,滿負荷投產一直持續不斷。
整體來看,主流醬酒企業由于有著強大的市場潛力、品牌信心和資金實力,均在全力以赴的加大投入力度。
2.兩個酒業巨頭正在低調埋頭苦干。
這三年來,醬酒產業迎來最低調的兩個酒業巨頭--洋河和勁酒。他們一來就抓住了醬酒的本質和核心,二話不說,砸入重金埋頭釀酒,一看就是行家里手。雖然從當前市場角度還看不到這兩個企業有大的動靜,可從真實投入情況來看就知道他們的野心和目標:勁酒一二期已經實現投產5000噸(和目前國臺的生產體量相當),2019年三期完成后年產能將達到13000噸。當這么大的年產能出現時,你還能相信吳老板描述勁酒在茅臺鎮生產的醬酒,只是為勁酒和毛鋪苦蕎酒提供調味酒么?這個生產體量內行人一看就知道吳老板已經把醬酒作為大勁酒健康板塊的第二個戰略著力點在考量。洋河在2016年收購貴酒后,又靜悄悄折身茅臺鎮,陸續收購了厚工坊生產基地等多個酒廠,低調而又快速的加碼了茅臺鎮醬酒的投入力度。
洋河和勁酒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兩個醬酒大玩家,他們從戰略上吸取了五糧液搞醬酒項目的失敗教訓,抓住了醬酒的生產本質,一來就把生產的基本盤根扎在了醬酒的核心產區茅臺鎮。三五年過后,當他們完成五年周期的產能儲備后,以他們所具備的一流的品牌運作能力、渠道基礎和團隊經驗,注定又會掀起醬酒市場的又一波浪潮。這也是說,醬酒的主賽道不是部分行業人士認為的已經占位完畢,而是還會持續更長的周期和時間。
3.業外資本繼續涌入。在外圍經濟環境惡化的情況下,醬酒由于其投資的安全性、穩健性,已經成為眾多業外資本在經濟寒冬下的避風港。我們可以看到以華昱、海銀、華林等為代表的多路資本在不斷涌入。雖然他們的資本屬性不同,進入路徑也不一樣,但眾多資本的涌入對醬酒產業的整體擴容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里需要單獨指出的是,深圳華昱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徑,他們并沒有按常規模式去茅臺鎮買廠、征地、擴產,而是選擇了和茅臺旗下的子公司合資,搭上茅臺這艘巨輪,盯準了茅臺循環產業園這三萬噸具有茅臺基因的復糟酒生產基地,也不失為聰明之舉。
2、為什么是醬酒
從述醬酒的基本盤可以看出,在航母茅臺的帶領和在眾多資本的共同逐力下,醬酒市場正以高于行業兩到三倍的增長速度在快速發展。可這一切背后的真實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在實體經濟疲軟,白酒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白酒大品牌格局初定的情況下,醬酒還能成為白酒行業的風口和主賽道,不但業外資本趨之若鶩,業內資本也爭相涌入?這需要我們從本質上來認真分析。
首先這是醬酒的高品質基因決定的。
自改革開放40年以來,從清香為王到濃香天下,再到醬酒崛起,中國白酒的發展史本質上也是一部白酒品質的進化史。雖然我國白酒目前有12種香型,每種香型都是我國白酒的瑰寶,都是基于各個地域風土的天地之精華,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醬香型白酒以其嚴格的原料、苛刻的產區、復雜的工藝、長周期的儲存和以酒勾酒的勾調方法,以其長期儲存和高比例老酒帶來的柔和度、多種滋味物質帶來的豐滿度和協調度、純糧釀造的純凈度,以及酒體回味的持久度,乃至飲后的舒適度和健康性,無可爭議的成為我國白酒12種香型中獨一無二的貴族香型和高品質白酒。我們可以看出,醬酒里的捆沙酒對標其他香型的純糧酒,碎沙酒對標其他香型的固液法白酒,即使醬酒國標不承認但仍然客觀存在的串酒對標其他香型的液態法白酒,醬酒均有相當的品質優勢。尤其珍貴的是,在中國白酒相關法律允許食用酒精外加香精勾調白酒,可以使用液態法生產,大幅降低了中國白酒品質的情況下,醬香型白酒目前主體香味物質沒有破解,90%的產能必須依賴赤水河流域獨特的水土、氣候等產區環境天人共釀,這是醬酒形成高品質的基因,更代表了中國白酒和世界蒸餾酒的尖端和極致。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人民消費水平大幅升級和消費不斷分級的時間周期里,醬酒以其高品質特點,正好滿足了一部分人,尤其是中高端消費人群需要飲用真正好酒、飲用健康酒的真實需求。這是醬酒未來高成長、高毛利,能夠成為當前產業風口和資本風口的根本原因。在這里,左右腦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醬酒崛起將是中國白酒品質升級的最后一戰。醬酒不會像之前的清香和濃香那樣一統天下,但在中高端這個中國白酒的核心消費群體里,醬香型白酒一定將占據最佳位置,占據最大份額,切割最多市場利潤,成為中國白酒的黃金香型。
其次,茅臺幾十年的消費培育成為醬酒市場的公共資產。
茅臺雖為中國白酒天字一號品牌,但從香型和品類定位上卻是醬香型白酒。茅臺幾十年的消費教育和市場培育,為醬酒市場貢獻了過千萬的核心消費人群。這部分核心消費人群通過長時間、高頻次的飲酒體驗,將醬酒的豐富滋味、較為輕松的飲后體驗,以及長期適量飲酒的健康屬性,對中高端消費人群造成了巨大口碑傳播和拉動效應,使醬酒形成了品質成癮性(口感依賴)和品類成癮性(心理依賴)的雙重特征,最后形成了近億級的最優質的醬酒消費人群,形成了千億級的市場體量。而這個龐大的人群和體量,又反哺成為醬酒品類的公共資產,對醬酒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托塔效應。
再次,數百億級的資本投入為醬酒形成了較為扎實的產能基礎和市場基礎。
十多年前,醬酒本質上還屬于高端小眾香型。但與其它小眾香型不同的是,這十余年數百億級的資本不斷進入醬酒。他們其中大多數都是產業資本,具備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耐力,具備釀造管理和市場運作的團隊基礎,長時間在生產端和市場端持續投入,讓醬酒市場形成了共榮共生關系,形成了板塊和產區共振效應。尤其是李保芳書記執掌茅臺以來,對行業提出了“競合”發展觀,就是高瞻遠矚的看到了這一點。
最后,移動互聯網不經意間成為醬酒市場推廣和銷售的利器。
大多數人都知道移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大多數醬酒行業中人沒有意識的是,移動互聯網給醬酒帶來巨大的市場紅利。白酒行業過去最有效的市場手段是靠品牌和渠道進行雙核驅動。但由于大部分醬酒企業均缺乏品牌力(無名酒基因)、傳統渠道也很難進入。但移動互聯網改變了這一切,醬酒品牌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移動互聯網工具,將醬酒的多維度(原料、產區、工藝、健康等)通過零距離傳播給自己的熟人消費者和陌生消費者,靠信息對稱形成了小圈層范圍內的品牌張力,品牌內涵及品牌故事的豐富性,建立銷售通路,直接打通了醬酒市場銷售和品牌運作的任督二脈,繞過了傳統終端,形成了高效率的銷售模式,這讓醬酒市場形成了井噴式的消費潮流。
3、對醬酒市場的幾點提醒和建議
醬酒市場雖然已經進入第二輪快速擴容的發展期,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每個企業和品牌都可以坐享其成,收割醬酒發展的紅利。對于未來仍會繼續快速成長的醬酒產業和醬酒市場,左右腦有以下幾點提醒:
一、尊重自然規律,抓好醬酒的物質基礎和品質基礎。
醬酒的優勢在于品質,醬酒的命脈也在于品質。無論是目前已在桌子上的醬酒大玩家,還是才進入的新玩家,我們建議一定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醬酒的品質,先扎實抓好醬酒的釀造和生產。醬酒是一項高門檻、長周期投資。這個賽道上只有馬拉松選手,沒有短跑冠軍。沒有大投入、長期的生產積累和品質投入,醬酒就不會有大未來。如果沒有做好這個資金和心理準備,最好不要輕易投資醬酒?v觀過去這十余年進入醬酒的資本,目前取得了良好回報和效益的都是具備超強實力和耐力的產業資本或機構,例如天士力、宜化、華澤、釣魚臺國賓館等,反之不尊重產業規律的娃哈哈、海航則成為負面教材。在2018年度新進來的一些外來資本,我們也看到了個別資本號稱投資百億,實際下注幾千萬,雷聲大、雨點小。如果他們的投資策略不做改變,不尊重產業規律,從物質基礎抓起,估計也很難在醬酒產業有所斬獲(例如上海的X銀等)。同時,還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于醬酒大熱,近期醬酒圈又出現一批所謂“資源整合”派,企圖以小博大甚至希望空手套白狼,靠所謂的“資源整合”、打造所謂的“酒莊聯盟”、“窖池聯盟”,這就是典型的實力不夠+機會主義者,他們注定將成為醬酒產業的過客和笑料。
二、科學傳播醬酒文化,規范市場推廣行為。
醬酒作為貴族香型,本身有著先天的品質優勢。但目前很多醬酒品牌在作醬酒文化傳播時,有的把醬酒演變成了“包治百病”式的傳銷式產品,通過夸張、不著邊際的言語和觀點,把醬酒魔鬼化,甚至神化;有的漫天攻擊別的香型,喜歡把別的香型踩在腳下,唯醬獨尊;有的玩情感牌,表面上講情懷,實際上卻以次充好,濫竽充數......這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建議醬酒在品牌和文化傳播上首先要做科學傳播和表達,規范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倡導健康的飲酒文化,科學推廣醬酒文化。當然,這也需要具備強大科研能力的主流企業,如茅臺等,加快科研的步伐,完成對醬酒的科學分析、認知,形成正確而統一的解讀,最后帶動醬酒板塊形成科學的推廣話術、手段和方法。同時,這更需要地方政府規范產區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三、中小型醬酒品牌要積極利用新技術和新方法,更加精準的運作市場。
醬酒市場有著極好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具備小品牌的成活空間。醬酒的核心消費人群分布散、層次高、層面窄,天生具備小眾和圈層效應。在當前移動互聯技術的支撐下,小品牌也可以精細化運作市場,也有很好的成長空間。新醬酒品牌可以運用更加先進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例如社群、內容電商、眾籌等多種模式,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種互聯網工具,快速完成自身品牌對核心消費人群的覆蓋和品牌導入?梢灶A測的是,在我國白酒大格局已經初定的情況下,未來一定還有會部分基于新技術、新營銷、新消費人群的白酒新品牌會絡繹不絕的冒出來,前有江小白、酣客、國館等新白酒品牌的成功,也有谷小酒、觀云等現在后起之秀的陸續崛起。而在未來新白酒品牌之中,基于小眾和圈層,堅持非工業化生產,具備人格化背書的新醬酒品牌一定有著較好的發展機會。
四、二線主流醬酒企業可運用體制創新,用資本加持,提速企業發展。
二線醬酒企業在中國白酒才剛剛邁進主流白酒企業的門檻,要趕超和縮短和主流白酒企業之間的距離,就必須進行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用資本來鎖定核心資源,快速推動企業發展。在這個方面,國臺就給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國臺酒業通過股權商模式的運作,不但為拿回了大筆資金,擴大了企業實力,同時也通過股權的手段鎖定了一批具備銷售能力的大商,從而快速推動了國臺市場和品牌的快速發展。釣魚臺在這個方面也做出了積極探索,通過產品總經銷商模式,快速釋放品牌紅利,從而也推動了銷售翻番。目前二線醬酒企業中,大部分都是民營體制,具備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先天優勢。
醬酒已經成為當前的市場風口和主賽道。左右腦認為,隨著醬酒產能的進一步提升,以及醬酒市場的繼續成熟,我國醬酒產能在當前的基礎上再增加50%,銷售收入在當前的基礎再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我們要真正看清楚的是:在當前實體經濟趨于成熟和平緩,白酒行業已經形成名酒品牌基本壟斷的情況下,醬酒將是白酒行業為數不多的戰略性機會,更是眾多經銷商和從業人員為數不多的重要發展時間窗口。機會一旦錯失,時間將不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