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白酒市場上,充斥著數不勝數的白酒品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白酒品牌當中,有的是名滿天下的知名品牌,有的是享譽省內的名優產品,還有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白酒產品,甚至還有以次充好的劣質酒和假酒,真可謂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中國的白酒企業多如牛毛,但是真正稱得上知名酒企的白酒企業,就全國來說,也是不多的。更何況能夠成為全國獨角獸、行業領頭羊的白酒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了。絕大多數白酒企業走的都是家鄉小而美的道路。但是這些“家鄉小而美”的白酒企業當中,絕大多數又都是做到了“小”,距離“美”還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如何才能讓一個白酒企業在眾多的同行當中脫穎而出呢?判斷一個白酒企業是否具有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深入挖掘下去,恐怕不出六個“度”的標準。
第一:長度
這里的長度說的是作為一個白酒企業,如果想要做大做強,必須具有長時期的歷史傳承。因為只有這種歷史傳承的長久性,才會使得白酒企業具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內涵,在當今的白酒行業中,這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白酒企業是否具有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的一個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全國的白酒企業近幾年上演了一出深挖歷史傳承的大戲。
在這一方面,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團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汾酒集團通過考古發現,杏花村的釀酒歷史長達六千年,這就遙遙領先其他酒企了。正因為這一點,汾酒集團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在這方面大做文章,基于這一點,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提出了“中國酒魂”的戰略定位,一下子把汾酒提到了“酒魂”的高度,這就是大氣磅礴、威加四海了。在這一方面還沒有哪家酒企敢和汾酒叫板。于是乎汾酒集團不斷深挖歷史傳承,遍查史料典籍,來豐富汾酒的歷史傳承,這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是汾酒集團對外宣傳的重點,這也成為了白酒界關注的焦點。
在歷史傳承方面其他酒企無法挑戰汾酒的地位,于是就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既然此路不通,也就只能另行它路了。
第二:深度
這就要求企業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長時期的歷史傳承既有關聯,又有區別。關聯在于,沒有長期的歷史傳承,就不可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可以這么說:深厚的文化內涵來源于長期的歷史傳承。文化內涵,是在長期的歷史傳承中積累沉淀下來的文化的精髓、精華、經典。區別在于,有了長時期的歷史傳承,也不一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可以這么說:深厚的文化內涵是長期的歷史傳承的濃縮、提煉、升華。在這一方面,茅臺可以算得上個中翹楚。
茅臺集團地處赤水河畔,而“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領導的長征中的經典戰例,于是乎茅臺集團與毛澤東、周恩來和中央紅軍有了緊密的聯系。有了這樣的聯系,茅臺酒想不火都難了,更何況還有周恩來總理對茅臺的極力推捧,茅臺酒一夜之間就被欽定為“國酒”。有了如此強硬的后臺背景,其他任何酒企若要挑戰其國酒地位,無異于蚍蜉撼樹、螳臂當車。茅臺酒的成名就是文化內涵深度挖掘的典范。
作為全國獨角獸,茅臺集團身價倍增,聲名鵲起。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茅臺酒成了中國白酒企業的奇跡,同時也成為了白酒行業的風向標。
在這種形勢下,其他白酒企業,并不甘心,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條條大路通羅馬。其他酒企開始在其他方面角逐、博弈、廝殺。
第三:高度
這就是說白酒企業的產品需要保證高品質,因為只有品質才是衡量白酒質量的唯一標準。即便是你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但是沒有高品質的產品作為載體、作為依托,所有的都將是無從談起的天方夜譚。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對于白酒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對于產品的質量,白酒企業要求的是高品質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必須要求酒企在一段時期內,生產產品的質量上下限浮動不大,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在高品質打造高端品牌方面,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可謂是聲名赫赫。
相比于六千年釀酒史、一千五百年國家名酒史的汾酒和2200多年釀酒史、“國酒茅臺”來說,僅僅四百多年歷史的洋河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之前的半個多世紀里,洋河的名聲并不是那么的顯赫。但是時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洋河集團脫穎而出,迅速崛起,經過十幾年的強勁發展,終于將瀘州老窖擠出前三名,成功問鼎中國白酒企業前三甲,為業界矚目,儼然成為中國白酒行業迅速崛起的一匹“黑馬”。那么洋河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品質。洋河集團重磅打造的“藍色經典”系列,成為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高品質的經典品牌。有了精湛卓越的品質,洋河“藍色經典”系列成為了沖擊高端市場的高端品牌。
洋河的異軍突起,極大地刺激了其他的白酒企業,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有的憤恨,在這種情緒之下,其他的白酒企業也紛紛開始了“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