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調整期的第四個年頭,行業復蘇已成定局,眾多企業也都已經開始再次走上穩定發展的旅途,一次次數據的增長增強了企業信心也為行業增強了信心。于是,眾多企業開始看向更遠的未來,名酒企業更是對未來充滿著信心。但是各企業爭相提出的百億、千億目標是有跡可循還是亂放“衛星”?是盲目自信還是行業春天真正來臨?
茅臺“十三五”末集團實現千億目標,其中酒業收入占65-70%,非酒類業務收入占30-35%,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
作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老大,無論是酒業黃金期還是調整期,茅臺都保持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甚至調整期這幾年漸有一騎絕塵之勢。正所謂站得高便看得遠,茅臺集團的目標也是令眾多企業望塵莫及的:“十三五”末集團收入實現千億!
那么,茅臺的千億目標到底有沒有吹牛的嫌疑呢?我們從2016年的集團數字來看: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講話中曾說,茅臺集團全年可望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19.5%!以此為標準來測算,以500億為基準,每年同比增長20%,到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剛好超過千億!可見,茅臺集團目標雖大,可也不是領導一拍頭腦想出來的,目標的完成是有跡可循的!
五糧液2016年五糧液股份公司明確制定了區域突破與品類突破的“兩個百億”的十三五目標。即,率先實現一個區域(華東)營銷突破100億的戰略目標,在全國酒企中率先實現系列酒突破100億規模的戰略目標(一個20億級、兩個10億級、五個5億級、十個億級、二十個五千萬級全國或區域性知名品牌)。
再看“白酒大王”五糧液,其目標就顯得更加具體。“雙百億”目標更是具體到區域與系列酒上,甚至系列酒下的目標更加精細化。作為“雙百億”目標排頭兵的五糧液系列酒,是五糧液公司未來最重要的增長點,2015年10月17日,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開始對五糧液系列酒實踐市場化運作,加強了對塔基產品尖莊品牌及其他系列酒的品牌打造和市場建設力度,全面統籌五糧液系列酒的運營工作。
至于目標能否完成,我們還是來看數字:2016年,五糧液股份公司要求五糧液系列酒本年度銷售突破60億,從2016年前三季度情況來看完成目標一定沒有問題,增長率更是達到了25%。如此推算“十三五”末系列酒的百億目標完成是妥妥滴!
洋河2016年4月,張雨柏明確提出,“我們釀酒呢,最大的目標就是歐洲的世界上最大的洋酒公司帝亞吉歐……”此外,在谷雨論壇上,張雨柏還提出了蘇酒集團未來的兩個“千億”目標,即營業收入過千億,市值突破千億美元。
洋河的目標也是值得玩味的,我們可以把兩個目標結合起來看,一個是打造中國的“帝亞吉歐”,帝亞吉歐是啥? 是世界知名的最大的洋酒公司,旗下擁有橫跨蒸餾酒、葡萄酒和啤酒等一系列頂級酒類品牌。而如今洋河白酒業務一年近200億的收入,雖然不少但是短期內實現“千億”還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洋河無論想實現兩個千億,還是稱為“帝亞吉歐”,單純依靠白酒業務并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