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經濟之前還是權貴經濟、體制經濟、關系經濟綁架著市場經濟,2017年之后將是自覺與不自覺相互作用下的逐步正;氖袌鼋洕I虡I意識與市場意識,從逐漸覺醒到醍醐灌頂,開始大踏步走向沒有政策制約的市場規律,真正回歸到“把市場的東西交給市場”的經濟原點。
這種經濟發展趨勢反映到酒業上來,就是已經開始擺脫過去依賴權貴經濟與關系經濟支撐的酒業繁榮,真正靠產品與市場打江山,真正實踐著與消費者對接的產品交易原則,才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狼圖騰”。
回首看看2016年行業中發展得好的酒類企業的報表,幾乎每一家企業的盈利點與閃光點,都是這家企業做得最好也最有競爭力的地方。
茅臺品牌附加值的盈利大殺器,五糧液綜合力量的集成,洋河市場能力的極致,瀘州老窖產品調整的加分,汾酒的文化入酒的加冕,古井系統管理的紅利,稻花香親民策略的深化,國臺營銷創新的貢獻,宋河品質文化的供養,仰韶產品圖騰的超越……所有可圈可點的企業業績與發展力,都是在“去政府化”、“去關系化”的商業本原之功。
關系交易與投機交易的現象看不到了,大家都是靠實力掙錢吃飯養家了。依靠保護、短視投機與空手套白狼的現象,更是不復存在了。市場是市場,商業是商業,沒有誰拎不清了。
2016年已是大破之年,2017年必是大立之年。
各種折騰與試錯,都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有得有失,思維的開化,方式的進化,推動著商業經濟的車輪滾滾向前。向市場要飯吃,已是酒企不假思索的本能選項。
從行業深度調整期緩過勁來的酒類企業,尤其是白酒企業,市場意識的空前提高,是這個行業涅槃之后的立身共識。
對于“2017年是中國下一個商業元年”之說,著名財經作家水木然指出,其實商業的本質很簡單,我們無非就是給自己的客戶提供我們獨有價值的東西(服務或產品),同時實現自己的收益(副產品)。我們獲得收益的多少,只取決于我們提供價值的大小,而和其他任何因素都無關,商業正在越來越接近這個邏輯。
2017年,新零售的思潮與政策也必將風起云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尊重市場,尊重消費,尊重商業,才是你可以在市場上拼得一席之地的不變心訣。
產品品質還是第一位的。任何一家企業生產的產品,要想相對持續地成為利潤的挖掘機,產品品質無法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歡,無論你多么賣力推廣,最終都會事與愿違。盡管當下商業業態千變萬化,交易方式層出不窮,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總會與消費者當面鑼對面鼓的零距離接觸。而產品消費體驗的好壞,則會直接決定產品與消費者可否還有把手言歡的機會。在這個喧囂浮躁的商業社會里,你只有直視商業的本質,盡量讓產品說話,才能“發乎情,止乎買”。
品牌是產品的提款機。茅臺酒驚為天人的盈利能力,是2016最為搶眼的行業傳奇。人們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做品牌的付出。好品牌是棵常青樹,但是品牌卻不是自來水的開關,沒有積累的品牌,是無法實現品牌附加值的變現的。打造企業自身的品牌提款機,是一個漫長的塑造與付出過程,只有你賦予了品牌的靈魂,并為這個靈魂不斷充值與修行,才能激活品牌內核的增值按鈕。
市場無界,守地成城。在信息不對稱快要消聲滅跡的年代,市場的邊界早被打破,市場的圍墻也被隨之拆除。一個產品要想持續穩定在一個市場區域,沒有兩把刷子就是癡人說夢。你希望在這個市場守地成城,就得讓產品與營銷對應市場下藥,才能吃得下、守得住、活得好。洋河的強勢營銷讓洋河主力產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仰韶的深度勾連讓主導產品貢獻企業70%的利潤,都是行業里的經典看點。
自建通路還是借船出海,要看自己的飯碗吃飯。在深度直控與扁平化營銷頗為看好的當下,自建直控終端通路,還是借船出海共享通路,得看企業自身的實力與體量,忌諱好高騖遠與鞭長莫及,看著自己飯碗的大小吃飯比較靠譜。區域企業的區域市場,在市場半徑不大的情況下,廠家直控終端是可行的,比如山東楊湖酒業深度覆蓋菏澤市場,與消費者無縫對接式的引導、培育與互動,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行業樣本。走全國化市場營銷的產品,除核心市場可以直控之外,構建良好的戰略合作框架,還是可持續發展的必需基石。有時,借船出海也是快捷之道,關鍵要與合作伙伴構建價值理念認同之下的商業聯盟。無論自建通路,還是共享通路,契約精神都是二者必需尊重與敬畏的吃飯根本。
2017,中國的下一個商業元年來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