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各種漲價、各種表演輪番上演,很是熱鬧。
有點像過年的感覺。
01、茅臺 不會策劃的導演不是好編劇
1月14日,一條新規在酒商、茅粉、黃牛中激起千層浪:“500ml飛天茅臺100%開箱銷售,100%紙箱保留。”
元旦之前,茅臺在經銷渠道、直營店、商超、電商等全渠道投放了7500噸飛天茅臺。同時擬定一條渠道新規:“從2021年1月1日起,茅臺專賣店系統每月將80%的茅臺酒按照1499的價格拆箱售賣,廠家會不定期到店里檢查拆箱售賣的情況以及箱子數量,如果發現箱子數量沒有達標,酒廠就會對經銷商做出相應的處罰。”
才不到半個月,拆箱政策便一刀切直接從80%升級到100%。簡單的放量早已不能為居高不下的茅臺酒價“降溫”,而拆箱令能否為緩解市場上茅臺囤積居奇的現象,目前看來并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有趣的是,就在這短短幾天里,年度好戲《紙箱去哪了》已經拉開帷幕。
打開任何一個二手交易平臺,輸入“箱子”、“mao”“maotai”等關鍵詞,就會發現已經有不少個人或團體開始收售茅臺的紙箱,其成交價在300~400元/只。
茅臺發布“拆箱令”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和自身來之不易的品牌形象,但如此一刀切“拆箱令”是否有“懶政”之嫌疑?而其問題的核心在于:茅臺是否有能力控制住茅臺酒的價格。
1月22日午間,據消息,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場局各自成立省級專案組開始查茅臺經銷商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了。具體內容包括:進貨數量,銷售數量,通過銀行、支付平臺查總賬,銷售流向延伸查下家銷售情況和是否存在返點。
當日下午,微信群的酒商們頻繁地討論圈內有煙酒店被查的事情。一份《檢查告知書》顯示:要求提供2020年1月以來的進銷存臺賬、銷售記錄等檢查所需資料,接受詢問,配合好檢查工作。
一石激起千層浪。
馬斐九頻道綜合各渠道消息,陜西、湖南、江蘇等地相關管理部門已經開始行動,大力度檢查茅臺銷售渠道和價格問題。
山雨欲來風滿樓。
02、經銷商 不會說謊的演員不是好導演
12月21日,貴州茅臺酒2020年度全國經銷商聯誼會在貴州茅臺總部舉行。當日早間,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500余人前來參會。
會議期間,貴州茅臺酒全體經銷商進行了誠信宣誓,表示不加價銷售、不囤積居奇、不哄抬價格、不轉移銷售、不虛構銷售、抵制假冒侵權等。
▏也許是宣誓次數多了,也可能表演太投入了。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網友是不信。
@梁琰操:現代版“皇帝的新衣”和“掩耳盜鈴”。
@互聯網的那點事:這等于讓一群強盜在黃金面前發誓:我們不打劫。
@梁瑞安:滑稽。
@牛市sky:說得比唱得好。
@酒鬼老了:不知道宣誓當天雷公是不是睡著了。
茅臺董事長高衛東說,茅臺在客觀冷靜看待的同時,也在不斷主動作為,全年實施非均衡集中投放,在社會渠道管控統籌上持續發力,精準投放,把控銷售節奏;加大自營力度,增設自營網點,優化客戶購酒方式,嚴控產品流向,擠壓“黃牛”生存空間,嚴防市場炒作、倒賣;大力拓展電商、商超、賣場等終端銷售渠道,實施扁平化銷售緩解供需矛盾,綜合施策推動市場穩、價格穩。
茅臺經銷商宣完誓、開完會、吃完飯、抹完嘴,回家。
我照樣賣高價,想平價,你以為我傻呀!不賺錢,不賺很多錢就賣掉,我認為你才傻!
一朋友發了個朋友圈:
【購買茅臺策略】
我跟著專案巡視組到了茅臺經銷商店里,就問:“你們店里53度飛天茅臺多少錢一瓶?”
經銷商:“3000元一瓶。”
巡視組:“抓起來!”
經銷商:“不好意思說錯了,1499元一瓶。”
我:“好的,給我來兩箱!”
03、平臺商 不會引流的戲子不是好攝像
記得“10點,*東、*多多、*貓,搶1499茅臺,發財!”
現在倒計時“30秒準備!”
幾十萬、幾百萬人拼手速秒殺幾百瓶茅臺,其中不乏使用專業搶購工具的黃牛,不出所料,很多很多人再次“陪跑”。
“問題不大,明天接著搶”,沒有太多挫敗感,還是對“萬一呢”充滿希望。畢竟1499元的價格搶到一瓶飛天茅臺,轉手就有幾百元、上千元利潤,“血賺”。
京東、天貓、蘇寧等平臺每天數百萬人屏息懸指,動力多是來源于此。
而就在一次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中,“酒喝不炒”的初心漸漸褪色,平價搶購茅臺演變成茅臺集團、電商平臺、消費者、黃牛等多方樂在其中的利益游戲。
為什么大家都要搶茅臺?
因為茅臺集投資品、消費品和奢侈品于一體,可保值可消費也可收藏。投資品不一定能保值,奢侈品保值但不能消費,但茅臺則不同。受釀制工藝和產地等因素的限制,茅臺酒是一種稀缺資源,年份越久的茅臺酒存放時間越長口感越好,再加上市場上的存量越少,也就越值錢。同時,茅臺又是有實用價值可以被消費的,多重因素疊加,催生了普通消費者洶涌的茅臺收藏熱。
那為什么又搶不到茅臺?
一瓶53°的飛天茅臺官網售價1499,市面上一轉手就能賣2900+,高達1000多元的利潤,讓無數黃牛和灰黑產業趨之若鶩。
平臺放出的貨,十之八九被黃牛擼了去,剩下的一成,才是你用手不斷點點點搶到的。很多軟件的搶購方式是以毫秒級進行搶購,你手動點1次,軟件可能已經運行了100次甚至1000次,你憑什么搶得贏?
▏只要有錢的地方,黑暗的手總是伸得特別長。——竊·格瓦拉
其實,只要有腦子的人就會想到,無論是京東、天貓還是蘇寧,這些大平臺的目的不是賣茅臺,是用茅臺來引流,想法用其他方式割韭菜。
《三國演義》里的大神們,很多都是戲精。
比如劉備,口口聲聲說要“興復漢室”,心里想的卻是自己要做皇帝;比如曹操,一直說自己是扶助漢室的大功臣,心里想的卻是怎么建立曹家政權;比如孔明,跑去給周瑜吊孝時哭得淚如泉涌,心里卻是爽得不要不要的……
不過,這些三國戲精,如果跟茅臺經銷商們相比,演技和不要臉程度,都要差上一大截。
朋友圈看到的一條評論則說:領導在臺上領誓,經銷商在臺下宣誓,領導知道經銷商在假裝宣誓,經銷商也知道他們在假裝宣誓,經銷商知道領導知道他們在假裝宣誓,領導也知道經銷商知道領導知道經銷商在假裝宣誓,但是他們依然在假裝宣誓……
▏果真:這是一邊狂賺全國人民的錢,一邊侮辱全國人民的智商。
呃,魔幻的一幕。
按理來說,價格的高低是市場經濟,茅臺2000元、3000元,甚至5000元也無可厚非,可偏偏茅臺集團是國企。
茅臺集團為了表現出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并沒有遵循市場規律大幅漲價,每瓶市場零售定價維持在1499元;另外一邊,市場實際售價已經達到近3000元。
茅臺是國企,其資產和利潤,都屬于國家和人民。茅臺賣得價格更高,其資產就更值錢,其贏利就更多,國家和人民就能得到更多利益。
現在呢,明明能賣高價的茅臺,偏偏不賣高價,結果就是,巨額差價都或明或暗地流入了那些經銷商手里。
因為有巨大差價,這就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