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到底值不值?
投資風險不可忽視
隨著茅臺股價一飛沖天,業內關于“茅臺股價值不值?茅臺現象正不正常”的討論成為焦點。
針對茅臺高股價、高市值現象,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公開表示,資本市場主要是讓投資者基于自身判斷,預支和兌現心理預期。歡迎投資者以理性和專業的態度,以務實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茅臺、投資茅臺。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永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茅臺的高股價有良好經營業績支撐,且目前并沒有發現違法違規經營與宣傳現象,信息披露也較為真實可靠、及時性較強。由此看來,茅臺確實配得上“高股價”;不過,這絕不等于“茅臺現象”是正常的。“就像北京市西城區的高端學區房高價是值的,但絕不意味著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張永冀認為,在A股近3500家上市公司中,僅有幾家公司的股價超高,這不是正,F象。茅臺的投資風險在于市場風險,例如國家出限價令或者限購之類的外部政策等。
而在易股天下創始人易歡歡看來,從短期來看,茅臺股價漲幅過高,目前貴州茅臺的估值已經不低,追高有風險。其實,早在去年茅臺股價一飛沖天時,監管層就在不斷提示投資風險。安信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于去年底報告觀點稱,貴州茅臺在目前清晰的產能規劃下可預估的市值有望達到1.85萬億元,繼續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暫時調高目標價至900元。
對此,上交所立即發布《關于安信證券發布貴州茅臺研究報告相關事項的通報函》。通報稱,經對近期安信證券研報審核分析,分析師未在研報中說明提價信息的來源或預測依據,未對價格、銷量等預估數據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審慎分析,亦未充分提示相關不確定性風險,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
對股市發展有何影響?
培育健康理性投資文化
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茅臺現象”對我國股市長遠健康穩定發展是有利的。張永冀認為,首先,茅臺的投資者定價權把握在機構手上,形成了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茅臺的股價大漲不是炒概念引起的,而是業績搶眼帶來的上漲。其次,以前在以散戶為主的市場上,喜歡小市值低價股,對于優質股票一直存在較低的定價,企業價值并沒有完全釋放;現在,白馬藍籌股不再是以市值大小為定價依據,而是以業績為王,好的公司就會有很高的溢價。第三,茅臺從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以來,在公司經營“不缺錢”的情況下,并沒有實行過定增、配股等再融資行為,反而是年年穩定高分紅,不斷為股東創造財富。相比那些通過定增收購或者“高送轉”撐大股本的上市公司來說,茅臺主要依靠主營業務的內生性增長實現市值提升。
其實,真正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白馬藍籌股同樣受到監管層的支持。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日前表示,上市公司是國民經濟中最有活力和最有效率的中堅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沖鋒隊。要秉持股東利益至上的理念,持續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逐步培育健康理性的股權投資文化,切實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徐毅林表示,上交所匯集了我國資本市場上最優秀的藍籌股,這同時要求上交所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責無旁貸地倡導價值投資,通過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他表示,2017年上證50表現亮眼,市場推崇的“漂亮50”中大部分是上證50成分股。上證50的出色表現反映出價值投資理念得到進一步重視,成熟理性的投資風氣正在逐步形成。藍籌股是市場投資價值所在,滬市藍籌股更是價值投資的主要標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茅臺現象”對股市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利。“‘茅臺現象’造成股市中‘二八分化’更為嚴重。只有各個板塊業績和股價較為平衡、向好,在單個板塊內部間的個股股價和業績平衡、向好,市場才能真正成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股市。”劉景德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