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在新的市場環境變化下,處在市場一線的酒商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這些變化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1、酒商面臨的環境之變
風起于青萍之末,酒商的變化和調整都離不開環境的變化。從大社會環境看,對酒商影響最大的一次就是2003年的非典,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批酒商抓住了機會,利用疫后餐飲行業的爆發和人們爆發的消費熱情,抓住酒店這個核心突破點,迅速實現了發展。比如我們熟悉的酒仙網的第一桶金,就是當時在山西通過汾陽王快速發展起來的。之后2004年中國酒業著名的盤中盤模式達到了頂峰。從酒類產業的變化看,帶給酒商最大變化就是分化以及行業地位的變化。
酒商處于產業鏈的中游,對于其影響最大的來自上游企業的變化和調整。我們以黃金十年為起點到現在縱觀酒商的變化。
在酒業的黃金十年(2012年前的十年),酒類企業實現了高速發展,帶給酒商的影響就是扁平化的壓力,在酒企扁平化的大勢之下,一些酒商被出局,一些大商承受住壓力,并加快了品牌運營的腳步,形成了“渠道+品牌運營”的商業模式,也成就了一批大商,比如我們熟悉的橋西糖酒、福建吉馬、廣東龍程等行業超商。
2012年在八項規定等相關政策的影響下,酒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很多酒企實現了斷崖式下滑。面對困局,在名酒企業大眾化和謀求電商破局的影響下,眾多品牌運營商紛紛下滑,銷售規模不斷縮減。此時中國酒業電商這一群體實現了蓬勃發展,酒仙網、1919、名品世家等等新型酒類平臺商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商業力量,酒類商業群體在分化中開始進化。
2016年中國酒業調整期結束后,名酒力量進一步凸顯,名酒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煥發,酒類市場的主體向“名酒為主導,區域強勢品牌為補充”的方向轉變。在此背景下,以名酒品牌的商業力量,也是傳統的大商,開始發展,尤其是茅臺的大商,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而2018年之后,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下,醬酒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又帶動了一波以醬酒為主導的新大商的發展?梢哉f,從2016-2020年,在名酒和醬酒的雙重帶動,讓酒類商業群體又一次重新洗牌。
2021年中國酒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新的變化下,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產業環境、市場環境都在發生新的調整與變化,在這種大變局下,酒商的發展格局也在進一步拉開,酒商業迎來了新一輪的變化。
2、酒商分化的原因
以上按時間階段結合環境的變化,簡要分析了酒商分化的歷程。那么造成酒商分化的內外部原因是什么?
一是內因,內因就是基因。對于酒商來說,其起源分類兩類,一是從計劃時代糖酒公司轉變而來,這部分群體大部分成為了名酒的代理商;二是在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靠機會和勤奮做起來的區域大商。對于第一類酒商而言,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多靠的是專一,和名酒的風雨同舟,走的是長線。對于第二類酒商而言,大多靠的靈活,在市場中閃轉騰挪,終有一番成就。因此從這兩種發展方向,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專一和專注,也會獲得回報;及時調整,不斷折騰也能獲得回報。那么就在于酒商能否看準方向,并且沿著這個方向堅持下去。這考驗的就是作為一個商業的眼光和價值觀。我們發現在酒類商業體系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興起的大商和超商曇花一現,根本在于盲目的多元化,造成了資金鏈的斷裂。此外還有一種是對于所謂機會判斷的失誤,比如電商,投資電商最后能成功者寥寥,但折戟沉沙者卻比比皆是,關鍵因素在于基因,靠差價思維做不大電商的發展。再者就是一批品牌運營商的倒掉,根本在于內部組織沒有同步發育,短線套現思維,導致一落千丈,生意歸零。因此造成酒商分化的內因,在于酒商老板的基因、格局、敏銳度以及價值觀。
二是外因,外因在環境更在于競爭的維度。我們經常說時勢造英雄,說的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對機會的把握,但現在說得更多的是“時代拋棄了你,根本就不打一聲招呼”,說的是競爭維度的提升。酒業黃金十年、酒業調整五年、酒業新十年開啟,這些大的產業變化中,帶來了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產業機會,面對變化,按傳統批發模式、差價營銷、截留政策等等方式,都不能從根本上點來改變。我們常說,生死轉型,轉型的確關乎生死。酒類商業江湖排位和名次的變化,根本就是酒商適應與否的體現。此外,在消費者主導時代、信息和傳播多樣化的背景下、數字化、精準化營銷時代,酒商面臨的都是競爭維度的提升,完全靠人力和人數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需要的是精準和專業化。因此外部環境之變和競爭專業化程度的加強,同樣加快了酒商的分化。
3、酒商進化的動因
新的時代已經開啟,分化的同時,必然帶來酒商的進化。那么在新周期下,酒商進化的動因和方向有哪些?
在探討這個發展的問題之前,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酒商發展的二元化格局。之前我們談論和分析酒商,層次很豐富,比如千萬規模、5000萬~1億規模、1億~5億、5億及以上等。但在今天,酒商的層次開始簡化為“大商和一般規模經銷商”兩類,其背后的動因在于上游企業的集中化,也就是說上游企業已經集中為名酒和一般企業兩大類,F實很殘酷,要不在頭部,要么在頭部以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酒商發展一定是要不斷進化,力爭上游。應對變化,酒商進化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向上和向下的延伸。向上主要是品牌運營,在2012-2015年酒業的調整期,品牌運營受挫的酒商,在前兩年迎來了醬酒品類的熱潮。整個醬酒品類的熱度,帶來了酒商對醬酒品牌運營的熱度。擁有資金勢力和網絡基礎的酒商,借勢進入醬酒領域,開始了新一輪的品牌運動。此外,隨著酒業資本化進程的加劇,企業與大商聯合建立區域合資公司,已經成為捆綁大商的常態化方式。向上的延伸,一方面讓酒商擁有更大的定價權;另一方面也和上游企業成為合作的共同體,更有利于發揮平臺的作用。渠道和消費者是酒商的生存根基和命脈,無論任何時候,緊緊抓住渠道、緊緊抓住核心消費者,都永遠是酒商發展的基礎。
二是新工具、新方法的應用。無論是微信、抖音這些新的傳播和推廣平臺,對于酒商來說更多是新工具的應用。拿酒仙網來說,2019年至今利用抖音直播的形式,加大了酒的銷售和自己運營品牌打造的速度,同時也加快了自身的進化速度。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未來將有更多的酒商在這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三是新平臺的打造。在新的周期下,酒商之間的競爭也從所代理品牌的競爭,轉向平臺的競爭,即與上游企業和下游資源進行連接,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平臺和服務平臺。
在新的周期下,能在未來中不斷發展的,一定是不是規模最大的,而是適應變化,不斷進化的商業力量。在傳統酒商和新酒商交替中,中國酒業的商業群體也必將更加專業化、數字化和系統化。(原標題:新周期下,酒商的分化與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