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商標局下發關于“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的決定。國家商標局認為,被異議商標為“國酒茅臺及圖”中的“國酒”一詞帶有“國內最好的酒”、“國家級酒”的評價性含義,若由被異議人永久性地獨占使用,容易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國家商標局決定,“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
很多國人感到困惑,盡管“國酒茅臺”商標被國家商標局屢屢否決,為啥貴州茅臺還要不斷申請?貴州茅臺為何對“國酒”二字如此執著?雖然,貴州茅臺戰略部負責人拒絕透出隱情,但筆者也能初窺出其中端倪。
第一,“國酒”商標是任何酒企都可以申請的,貴州茅臺之所以如此執著于此,因為只要貴州茅臺一直申請,在申請期間,就能夠用“國酒茅臺”這一字樣進行宣傳。而且“國酒”二字有著巨大的隱性資源,也有著難以估量的利益蛋糕,一旦貴州茅臺申請成功,這就意味著得到了政府許可,即使申請被否,別人同樣也不能申請,而貴州茅臺一直可拿“國酒茅臺”作為宣傳,何樂而不為?
第二,對于貴州茅臺而言“國酒”已深入人心。在過去10多年里,貴州茅臺一直都以“國酒茅臺”進行品牌宣傳,雖然迄今還沒有獲得政府許可,但通過長期宣傳,在許多消費者心目中早已注冊成功,現在有些人認為貴州茅臺就是“實至名歸的國酒”。之所以要不斷去申請,也是屬于保護性注冊,主要還是不讓其他酒企申請成功。
第三,貴州茅臺申請“國酒”被否,壞事反而成好事,這也有助于其拉升股價和產品價格。與貴州茅臺股價上漲相伴隨,其產品的價格也是持續走高。目前在京東商城上,京東自營的53度500ml飛天茅臺的單瓶價格為1259元,而在元旦其報價為1099元,漲幅約為15%。 專家認為,后市貴州茅臺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將繼續,這既與春節臨近渠道貨源緊張有關,也與經銷商囤貨居奇相關,更有人為吵作的成份。
此外,早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A股市場第一高價股的貴州茅臺,其利潤有隱藏的的可能性,根據貴州茅臺2016年三季報顯示,預收賬款達到173.93億元,同比增加110.53%。不過,貴州茅臺公告解釋稱預收賬款增加主要是經銷商預付的貨款增加;這似乎預示了茅臺很多現金流尚未轉化成為實際的收入。
對此,筆者認為,市場對于茅臺疑似隱藏利潤并未釋放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如果2016年第四季度利潤還不釋放,茅臺的預收賬款將逼近200億元。顯然,現金流大幅增長,而凈利潤卻呈現個位數增長,這也充分說明茅臺確有在壓低業績的可能性。
而茅臺管理層之所以這么做,比較合理的解釋有二:一是即將要推出股權激勵,茅臺團隊多年奮斗,不可能空手而歸。貴州茅臺董事長在2015年的年薪只有169萬,其他高管也在100萬左右,這跟其他白馬股格力、萬科的高管相距甚遠。二是將2016年的預收賬款儲備到2017年,以提升今年的增長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