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葡萄酒行業從起步到蓬勃發展,呈現喜人的增長態勢,中國的葡萄酒品種逐漸多樣化,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也在不斷增加。展望2019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有怎樣的走向與發展,海納機構總經理、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呂咸遜從五個角度做了深入的分析。
第一,葡萄酒的“高速度價量提升”是白酒、啤酒、果露酒、黃酒諸多酒種多年羨慕、可望不可及的發展大勢。
2018年,中國酒業有一個現象級的事件——茅臺、瀘州老窖、洋河等全國名白酒都在重視和高調推廣葡萄酒:李保芳為茅臺葡萄酒站臺、瀘州老窖打造希拉谷,等等,業內將這一現象稱為“白染紅”。事實上,除了這些大佬級白酒企業進入葡萄酒,許多地方酒企也都在高調切入葡萄酒市場。從目前來看,國產葡萄酒的發展可能略顯艱難,但從整體來看,葡萄酒整體市場的增長是確鑿無疑的。
對比白酒、啤酒的銷量,葡萄酒兩位數的市場容量增長率是難能可貴的。白酒業銷量的最高峰是在2012年,但過后這幾年飲用白酒的人數和次數一定是減少的,其中白酒的一部分甚至被葡萄酒替代。而啤酒銷量基本上也是連續下滑,個別年份略有增長也是個位數,所以葡萄酒的增長性是其他諸多酒種無法企及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第二,“風土”“文化”成為助推葡萄酒擴容、驅動葡萄酒業酒廠酒商成長的驅動力。
“風土”是葡萄酒的品類本質,是葡萄酒的真諦,好的葡萄酒是種出來的。對于成熟的白酒產品而言,2018年和2017年的酒質應該是不能差別太多的;但2018年和2017年同一塊園區、產地釀造出的葡萄酒莊酒就可能有不同的表現、不同的體驗。
長城葡萄酒的復興就是從扎根“中國風土”開始的,2018年是長城葡萄酒的“風土之年”,舉辦了多場風土大會,聚焦各產區的風土,確定了長城桑干“莊重典雅”型葡萄酒、長城五星“醇厚典雅”型葡萄酒、長城天賦“甘潤平衡”型葡萄酒、長城華夏“濃郁厚重”型葡萄酒、長城海岸“溫潤柔雅”型葡萄酒,引領國產葡萄酒回歸風土產業原點;此舉措得到了中國酒業協會王琦常務副理事長的高度好評。
正如中糧酒業副總經理、長城葡萄酒總經理李士祎所言,“文化”是葡萄酒的靈魂。葡萄酒不同于普通的工業產品,它是藝術、傳承、匠心和技藝的結合,非常注重個性與風格,葡萄酒的外在表達是“情調”。在中國,葡萄酒甚至成為了優雅、浪漫、傳情達意的象征與代名詞。
未來,葡萄酒品牌價值構建的重心將是以歷史、情懷、尊重、品評、體驗、配餐等為主體的“文化”構建,無論是消費場景、搭配習慣、口味偏好、飲用形勢、禮儀文化、餐飲文化,都要走出中國葡萄酒的場景營銷之路。
第三,“品牌模式”“酒莊模式”正在中國市場融合創新成第三種模式——酒莊引領下的品牌營銷模式。
以澳洲奔富為代表的“品牌模式”:707、407是少有能比肩飛天茅臺配額制的產品,富邑采用的也是新世界慣常的品牌模式,很適合入門葡萄酒、中產階層集中的新興市場。美國、智利這些新世界葡萄酒國家,走的也是品牌模式。
以法國拉菲為代表的“酒莊模式”:法律保障酒莊酒的稀缺性,很適合熟悉葡萄酒、多國林立、群體細分的歐洲市場。酒莊模式下的葡萄酒需產自特定產地,從種植、釀造到分裝,都在全鏈監控下完成。酒莊模式更適合做針對高、精、知人群的高端產品。
酒莊引領下的品牌營銷模式,將是中國特色的葡萄酒創新模式。中國相較于新舊葡萄酒世界國家,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更加廣大的容量,以及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國葡萄酒的發展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海外模式,一定要創造、探索、提煉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式。用酒莊模式去塑造品牌,用品牌模式去放大市場,釀好、賣好適合廣大消費的葡萄酒產品,只有這樣,在中國才能成就十億+級的葡萄酒產品品牌。
第四,中國葡萄酒市場競爭,本質上是中國、法國、澳洲、智利四個國家產區的競爭
中國葡萄酒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中,葡萄酒銷量、收入、進口連續多年持續上升。法國葡萄酒大概占中國進口葡萄酒的30%,雄踞榜首;澳大利亞大概占20%,排名第二,但是份額在繼續攀升;智利占10%多,位列第三。三個國家的葡萄酒在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占比之和超過50%,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國葡萄酒消費者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葡萄酒的競爭本質上是法國、澳大利亞、智利、中國這四個國家產區之間的競爭。
所以,國產葡萄酒的復興要立足中國產區、中國東西南北主要產區,只有做好“中國風土、中國品種“的深入研究和推廣,才能打造世界葡萄酒的“中國味道”、“中國品牌”;在這方面長城葡萄酒以引領國產葡萄酒復興為擔當,2018年開了一個“中國產區——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好頭,但是任重道遠需要行業同仁繼續努力。
第五,贏得中國葡萄酒市場,要抓好五個關鍵因素:大品牌、全渠道、新價位、新資本、新傳播。
1、大品牌:消費者以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過去,葡萄酒運營商尤其是進口葡萄酒運營商不注重產品的品牌與品質,價格虛高,消費者體驗感差,但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日漸成熟的認知,性價比高的品牌和品質型葡萄酒備受青睞。中國幅員遼闊,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需要用品牌減少消費者選擇葡萄酒產品時的難度,因此一定要通過品牌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感。
2、全渠道:法國、澳洲、智利等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造成巨大的發展壓力,國產葡萄酒要想異軍突起,實現突破性發展,需要發揮平臺商、分銷商、團購商、零售連鎖、新零售等全渠道、多平臺的力量,形成合力助推發展。
3、新價位:2019年中國進入“新消費時代”,追求精神消費,健康化、高端化、個性化、共享化成為主要消費特征,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兼具品質、價優)。長城葡萄酒在2018年取得亮眼的業績,很大部分得益于長城用五大產品品牌創造了新價位,用戰略大單品、戰略大品牌代表了一個價位,引領了國產葡萄酒的消費升級。
4、新傳播:消費升級的背后實質是消費者認知的轉變升級,新消費群體有著多元化的消費認知,同時注重精神消費、理性消費、個性化消費,也更愿意進行知識性消費。這要求市場進行移動多屏為載體的“內容營銷”,找到全新的傳播方式,培育、抓取消費者。
5、新資本:新資本的力量正在關注葡萄酒,特別是有渠道網絡戰略協同性的資本,很可能帶來葡萄酒行業格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