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的到來,北半球迎來了一年中真正寒冷的時節。傳統上,各地的人們都有自己對抗寒冬的方式:歐洲人圍著壁爐烤火,日本人深陷被爐無法自拔,而我們會換上厚厚的秋褲。盡管大家采用不同的保暖措施,卻不約而同地喜歡靠吃東西暖身子。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幾個國家冬天必吃的美食以及他們所能搭配的葡萄酒。若有機會,大家也不妨去餐廳或是國外,感受一下異國佳肴帶來的不同溫暖。
1. 韓國:泡菜年糕火鍋(Budae Jjigae)
色澤靚麗、酸辣爽口的泡菜不僅是韓式料理的頂梁柱之一,也支撐著韓國人度過難熬的冬季。泡菜可以獨自食用,但在冬天時,人們更傾向于把它放進鍋里,加入年糕、拉面、培根、辣椒醬、芝士等食材或調味料,煮成一鍋顏色鮮紅的泡菜年糕火鍋。這道菜制作簡單,而且辣得人直流鼻涕,保暖效果拔群,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如果想在吃泡菜年糕火鍋的時候喝葡萄酒,建議選擇晚收瓊瑤漿(Late Harvest Gewurztraminer),避免單寧過重的紅葡萄酒。瓊瑤漿本身帶有濃郁的香料氣息,不會使火鍋中的香料味太過突出。此外,泡菜年糕火鍋的湯汁通常有點甜味,晚收葡萄酒的甜度恰好能與之相稱。單寧厚重的紅葡萄酒則會強化味蕾對辣味的感受,帶來灼燒感,蓋掉食材的味道。吃泡菜火鍋時喝強勁的紅葡萄酒,大概只適合空口吃朝天椒的真正猛士。
2. 德國:燴土豆(Bratkartoffeln)
土豆在歐洲人餐桌上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在英國和德國尤其如此。英國人十分擅長制作黑暗料理,但也不乏正常的食物,例如薯片、薯條、薯格、薯餅、土豆泥、烤土豆、芝士土豆湯、皮夾克土豆(Jacket Potato)……而德國人對土豆的感情也很深厚,在過去200年中,德國數次舉國種植土豆,借此度過了自然災害、戰后衰退和經濟危機等艱難時期。其貌不揚、易于種植的土豆已經成為勤儉節約、樸實無華的德國人的象征。在冬天,德國人喜歡將土豆切成塊翻炒,黃油、洋蔥和肉末都是必不可少的佐料。這些高熱量的食物能為身體保溫提供充足的能量,經常吃還可以多長兩斤膘。
從德國人的習慣便能看出燴土豆和啤酒是絕配,但很多人也用口感細膩優雅、酒體飽滿的紅葡萄酒和土豆搭配。老年分的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或新西蘭黑皮諾(Pinot Noir)能較好地中和土豆的泥土味,并且在口感上與稠密而濃郁的土豆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