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也是土特產,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產地密切相關。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釀酒是一個把原料發酵、蒸餾成酒的過程,在這片土地上釀酒的人,自然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人們會尋找適合釀酒的原料,發明釀造工具,以及在無數次嘗試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特色的工藝。
我們以發酵容器為例,濃香型白酒用的是泥窖,醬香型用的是石窖,清香型用的是地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清香型白酒的代表-山西的汾酒,用的就是地缸發酵。如下圖所示:
釀酒需要發酵容器,最初人們用的是陶器。但山西的冬季長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陶缸直接放在地面上,沒辦法控制溫度,釀不成酒。怎么辦呢?山西人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然后把缸放進去,缸與缸之間可以灌水,如果太熱就灌冷水降溫,太冷就灌熱水加溫。
缸是釀酒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當家大掌柜》里有幾家酒坊爭缸的場景:
再往南走來到陜西,代表的地產酒是西鳳。西鳳酒的香型以鳳香來命名,實際上是復合了清香型和濃香型的特點。為什么會兼有兩種香型的特點呢?
清香型酒的釀造技術傳到陜西后,當地經濟不如山西發達,當地人也沒有晉商那么有錢,所以買不起缸。怎么辦呢?試試直接在坑里發酵?于是人們用黏土糊內壁,避免水分流失,開始直接用土窖釀酒,結果是—他們做到了,土窖也能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