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去過新西蘭的人都不能否認,這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的國度確實能當得起“上帝的自留地”這般盛贊。這片土地是托爾金(Tolkien)筆下的中土世界,是現實世界之外的一方樂土。純凈是它的代名詞,已滲透進新西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連這里產出的葡萄酒也總給人純粹、清新之感。
150年前,第一株葡萄樹在新西蘭扎根的時候,大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南半球的島國會在世界葡萄酒的舞臺上如此大放異彩。如今,新西蘭葡萄酒產業發展迅速,不僅馬爾堡(Marlborough)成為了新世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的標桿,其他產區也在摸索中找到了定位,形成了當地的獨特風格,成為國際市場中的新星。
一、北島
新西蘭的產區主要分為北島(North Island)和南島(South Island)兩大塊,與南島相比,北島氣候較炎熱,產出的葡萄酒風味更成熟。奧克蘭(Auckland)、吉斯本(Gisborne)、霍克斯灣(Hawke's Bay)和懷拉拉帕(Wairarapa)是北島最有名的四個產區。
1奧克蘭
奧克蘭是新西蘭成立時間最早的產區之一,由一群來自克羅地亞、黎巴嫩和英國的釀酒師于19世紀開辟,現在依然有許多大型酒廠建在這里。產區平均年度日照2,060小時、降水1,240毫米,氣候溫暖潮濕,因此葡萄的成熟在此完全不是問題,反而病蟲害更困擾當地的酒農。產區土壤以黏土為主,排水性稍弱,所以葡萄園選址和管理是影響葡萄酒品質的重要因素。產區東部的懷赫科島(Waiheke Island)氣候更加溫暖干燥,還有涼爽海風幫助降溫,是奧克蘭最優的子產區。
波爾多混釀(Bordeaux Blend)是奧克蘭最常見的葡萄酒類型,梅洛(Merlot)在這里表現最佳,往往濃郁而不失優雅,為人稱道。復雜、濃郁的西拉(Syrah)是產區又一個明星品種,不過近年芳香、優雅、果味純凈的風格正變得越來越流行。白葡萄品種中霞多麗(Chardonnay)最常見,產區內多口感成熟、酸度平衡,帶有成熟新鮮的熱帶水果風味的霞多麗;移ぶZ(Pinot Gris)在奧克蘭則展現出肉感、飽滿的一面,帶有成熟核果和香料的風味。
2吉斯本
吉斯本歷史悠久,據稱庫克船長(Captain Cook)首次登陸新西蘭便在此處。這里也是新西蘭最東邊的產區,是新西蘭每天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地方。產區有新西蘭最長的日照時間,因此常常是采收最早的產區;年均降水1,051毫米,尤其集中在夏末和秋季。吉斯本覆蓋著黏土和粉砂壤土的混合型土壤,部分地區還分布有河沙壤土,適合芳香型品種生長。過去,酒莊喜歡將葡萄種植在肥沃土地上,現在他們更傾向于在海拔更高、排水性更佳的平原和丘陵處種植葡萄。
霞多麗是吉斯本最主要、最成功的品種,該產區有著“霞多麗之都”的美譽。這里的霞多麗香氣濃郁,口感豐富,大部分都適宜早飲,當然最頂級的酒款也擁有足夠的深度和陳年潛力。芳香型品種的種植也十分普遍,頗受關注的瓊瑤漿(Gewurztraminer)和灰皮諾以及前景光明的雷司令(Riesling)和維歐尼(Viognier)都有令人滿意的表現。長相思在吉斯本也有種植,由于日照時間長,該地長相思往往表現出奔放、成熟的熱帶水果風味,有些酒莊會通過提前采收釀造更加輕盈的長相思,保留其清新的酸度和草本風味。紅葡萄品種在此種植不易,梅洛在相對干燥的年份比較理想,馬爾貝克(Malbec)則需要科學的選址。
3霍克斯灣
霍克斯灣的第一株葡萄是馬里斯特傳教士(Marist Missionary)在1851年種下的,據說與明圣酒莊(Mission Estate)淵源不淺。產區陽光明媚,熱量總和在勃艮第(Burgundy)和波爾多(Bordeaux)之間;海洋性氣候緩和了當地夏季的高溫,延長了葡萄生長季;周邊山地阻擋了霜凍侵襲,為內陸種植區提供保護屏障。流經霍克斯灣的4條河流為該地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土壤,從肥沃的黏土到排水性佳的礫巖應有盡有。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吉布利特礫石(Gimblett Gravels),不僅排水性極佳,且吸熱效果顯著,是公認的種植紅葡萄品種的理想土壤。
霍克斯灣最成功的酒款莫過于波爾多混釀,這些酒有力、優雅且陳年潛力佳。梅洛在混釀中的比例正逐漸提高,為酒款帶來了更豐富的口感和深度。此外,西拉也是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紅葡萄品種,優質的霍克斯灣西拉香氣馥郁、果味成熟、單寧柔順,盡顯優雅風范。霞多麗是該產區最主要的白葡萄品種,這里的霞多麗酸度明快、果味充足,且多經過一定程度的橡木桶發酵或熟化,以增添復雜度和酒體。
4懷拉拉帕
懷拉拉帕位于新西蘭北島的最南端,在毛利語中意為“閃閃發光的水域”。這是一個小產區,以精巧著稱,種植了新西蘭3%的葡萄,年產量僅占其總產量的1%。產區年均日照時長1,915小時,春秋涼爽,夏季高溫但氣溫日較差大,葡萄有充分的時間發展品種特質;另一方面降雨也較為理想,年均979毫米,且集中在冬春季節,秋季漫長干燥,為釀造晚收和貴腐(Noble Rot)葡萄酒創造了良好條件。
黑皮諾(Pinot Noir)是懷拉拉帕無可爭議的旗艦品種,釀出的葡萄酒結構和深度俱佳,不僅有葡萄本身的品種芳香,還有富含礦物的土壤帶來的咸鮮風味。長相思雖沒有黑皮諾那樣備受矚目,但其濃郁鮮活的口感、立體的結構以及草本與熱帶水果混合的馥郁香氣讓該產區的長相思同樣不容忽視。西拉在這里也展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潛力,有望取代不太適應懷拉拉帕產區氣候的赤霞珠和梅洛。
二、南島
從懷拉拉帕繼續往南,越過庫克海峽(Cook Strait),便到了新西蘭南島。由于緯度更高,氣候更加涼爽,南島的葡萄酒風格更為清爽活潑。馬爾堡、尼爾森(Nelson)、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中部奧塔哥(Central Otago)是南島4大知名產區。
1馬爾堡
雖然產區葡萄酒的商業化進程在上世紀70年代才開啟,但緊接著在80年代,馬爾堡就憑借其品質優異的長相思為新西蘭打開了國際市場。如今,馬爾堡的葡萄種植面積已逾20,000公頃,占全國總面積的2/3,是新西蘭當之無愧的核心產區。該地年均日照2,409小時、降水655毫升,氣候溫和、日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保證葡萄在漫長的成熟季中能積累足夠的濃郁度和酸度,釀出表現力十足的好酒。產區東面的海岸山脈不僅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潮濕空氣,為馬爾堡帶來相對干燥的種植條件,也保護了葡萄樹不受猛烈海風的破壞。除了理想的氣候環境,馬爾堡另一個成功要素便是當地古老的冰川土,發達的水系帶來了石質砂壤土覆蓋其上,這樣的土壤不僅具有極佳的排水性,肥力也不高,自然壓縮了葡萄產量。
馬爾堡的長相思已在國際獲得廣泛認可,走出了有別于法國長相思的另一種風格:它們往往散發著鮮活、純凈的草本和熱帶水果風味,極具穿透力,同時還有為酒款增添深度的礦物風味,辨識度極高,往往在聞香和入口時就能被人分辨。產區的黑皮諾同樣表現不俗,酒體適中,單寧精細,展現出深色櫻桃、李子和香料風味。和長相思一樣,馬爾堡的霞多麗通常也走純凈清新的風格,不經橡木桶發酵或熟化,以核果和柑橘類果香為主,結構優良,濃郁復雜。芳香型品種如雷司令、灰皮諾和瓊瑤漿在此也有種植,同樣彰顯了產區的純凈與活力,它們釀成的葡萄酒風格多樣,從干型、晚收到貴腐都有。
2尼爾森
18世紀中期,一批德國移民在尼爾森開辟出第一塊葡萄園,也開啟了該地的釀酒歷史。與懷拉拉帕相似,地處南島最北端的尼爾森也是精品酒莊的聚集地,由于面積小,前來觀光的游客甚至可以在一天時間內便參觀完大部分酒莊。產區年均日照2,405小時、降水970毫米,比相鄰的馬爾堡更為涼爽潮濕。尼爾森的土壤多以黏土為底土,覆蓋著粉砂壤土,產區各部分也有細微差別:沖積平原地區多淤泥,釀出的葡萄酒更輕盈、優美;丘陵地區則多風化碎石,賦予葡萄酒更多深度和豐富口感。
長相思同樣是尼爾森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由于風土差異,這里的長相思呈現出更為優雅、含蓄的姿態,結構可人、口感爽脆,暗含活潑的熱帶水果和新鮮草本風味。黑皮諾的種植面積僅次于長相思,不論酒體輕重,總帶有精細成熟的單寧,酒香迷人,表現力佳。霞多麗在尼爾森雖然種植面積不大,但也能釀出頂級佳釀,這些霞多麗往往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和復雜度,果香純凈、濃郁,陳年潛力也不容小覷。
3坎特伯雷
坎特伯雷位于南島中段,沿東部海岸線綿延近200公里。1978年,產區第一個商業葡萄園開墾于坎特伯雷平原(Canterbury Plains),之后迅速向西南方的基督城(Christchurch)和北方的坎特伯雷擴展。產區西部的南阿爾卑斯山(Southern Alps)有效阻擋了海上吹來的潮濕空氣,讓產區天氣晴朗,年均日照達2,100小時,同時降水較少,年均降水僅648毫升。該地秋季漫長而干燥,且氣溫日較差較大,葡萄能夠順利成熟并積累復雜風味。由于面積廣闊,坎特伯雷土壤類型差異也較大,懷帕拉谷(Waipara Valley)覆蓋著卵礫石層,谷坡上是適合黑皮諾的礫石黏土層,寬闊的坎特伯雷平原則以礫石土壤為主,輔以各類沖積物。
黑皮諾和長相思是該產區種植面積最廣的品種,前者可以馥郁優雅,也可以深邃內斂,后者則新鮮爽脆、口感多汁、結構動人。不過,更受人關注的還是該產區的芳香型品種。果味豐富、明快,可干可甜的雷司令早已證實了自己的實力;坎特伯雷灰皮諾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4中部奧塔哥
地處新西蘭最南端的中部奧塔哥是該國海拔最高的產區,也是全球最南的產酒區,雖早在19世紀就被記載為“最杰出的產酒區”,但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這里更主要的農作物是果樹而非葡萄。之后該地的葡萄種植才逐漸復興,引來一批先鋒人物開始深入探索這片土地,扎根釀酒。產區為半大陸性氣候,霜凍時有發生,因此葡萄園選址非常關鍵。長時間的日照、短暫炎熱的夏季以及干燥的秋季為葡萄樹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氣候環境。于冰川時代形成的風蝕黃土是該地的主要土壤類型,層層黃土間散布著河礫石和沙壤土,排水性佳、肥力偏低但礦物質含量高。
黑皮諾是中部奧塔哥的明星品種,其釀出的葡萄酒酒體飽滿,口感多汁、鮮活,帶有集中的紅色水果風味。雷司令、灰皮諾和瓊瑤漿等芳香型品種也在此占有一席之地,風格干型到甜型不一,但都果香濃郁、結構嚴謹。此外,該產區的霞多麗也不容小覷,這些酒款往往以柑橘和礦物香氣為主,結構緊密,雖然初聞時稍顯內斂,但打開后就能展現出極為復雜和優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