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無疑是了解葡萄酒的入門第一課。作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葡萄品種,赤霞珠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但是,關于赤霞珠你真的了解得夠深嗎?
種植面積極廣
以葡萄園面積來計算,赤霞珠是當之無愧的No.1:全球范圍內目前有26.2萬公頃(65萬英畝)的土地種植著赤霞珠葡萄!在幾乎所有主要的葡萄酒產區里你都可以尋得赤霞珠的蹤影。
頑強的生命力
赤霞珠作為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品種是有原因的,因為其適應能力非常強悍。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地區,年降雨量只有20里面的干旱地區,赤霞珠仍然能夠生長良好,而且獲得許多酒評家的好評。而在我國的戈壁灘地區,也有部分酒莊在當地種植赤霞珠葡萄。
從上文表格也可以看出,赤霞珠頑強的生命力使其無論在舊世界還是新世界都可以占據統治地位。
產量較高
假如我們將世界上最昂貴的赤霞珠葡萄酒——波爾多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和世界上最昂貴的黑比諾(Pinot Noir)葡萄酒——羅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赤霞珠的產量高得驚人。因為在羅曼尼•康帝酒莊,每公頃葡萄園只能生產1噸左右的黑比諾葡萄;而在拉圖酒莊,每公頃葡萄園可以產出大約3.5噸的赤霞珠葡萄!
不過,為了保證葡萄酒的質量和風味,許多產區對赤霞珠的產量有所限制。例如,在波爾多,法律規定每公頃赤霞珠葡萄園只能生產不超過50000公升的葡萄酒。在氣候持續變暖的情況之下,酒莊現在要花費更多心思控制產量,否則很容易超出法定限制。
美樂的最佳搭檔
美樂(Merlot)與赤霞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兩種葡萄最早都是在1600~1700年間在波爾多(Bordeaux)地區出現的。根據現代的DNA分析,兩者都是品麗珠(Cabernet Franc)的后代,因此也可以說它們是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
赤霞珠被稱作“紅葡萄之王”,是因為它可以賦予葡萄酒扎實的口感以及無以倫比的陳年潛力。相比之下,美樂則顯得溫和有余,霸道不足。
傳統的波爾多混釀葡萄酒,特別是波爾多左岸葡萄酒,通常都是以赤霞珠為主、美樂為輔的比例釀造。美樂與赤霞珠的搭配,可以柔化葡萄酒的單寧,增加水果香氣。而在波爾多右岸,大部分酒莊則會采用更高比例的美樂進行混釀。
在法國以外的葡萄酒產區,美樂和赤霞珠的混釀也極為常見。即使在單一品種葡萄酒占據主流地位的新世界產區,美樂與赤霞珠的搭檔在中高端葡萄酒里面還是更加常見。例如,在加州最有名的嘯鷹(Screaming Eagle)葡萄酒,就是54%美樂和46%赤霞珠的混釀。在葡萄酒世界里,相處如此“融洽”的兩種葡萄可不多見。
價格昂貴
由于赤霞珠的受歡迎程度太高,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釀酒師,赤霞珠的需求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的葡萄。以原料價格為例,在美國納帕谷(Napa Valley),赤霞珠葡萄的價格幾乎是美樂(Merlot)價格的4倍以上
赤霞珠是雜交品種
從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它是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自然雜交而形成的品種。大約在17世紀,赤霞珠“進化”成為現今的這個形態。換而言之,在人類漫長的釀酒歷史里,赤霞珠可以算是相對年輕的葡萄品種了。
有些赤霞珠并不是“純正”的赤霞珠
由于各產區法律的不同,許多酒標上明確標識為單一赤霞珠品種的葡萄酒未必就是100%的赤霞珠。同樣以美國為例,當地法律規定,某個品種只需要超過75%的比例該酒就可以標識為單一品種。換句話說,釀酒師可以在酒里面混入最高達25%的其它葡萄品種,而該酒卻仍然是“赤霞珠葡萄酒”。
常見的赤霞珠混釀
除了單一品種的赤霞珠葡萄酒之外,以赤霞珠為主要葡萄的混釀葡萄酒也極為流行,例如:
波爾多混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包含赤霞珠葡萄的混釀葡萄酒,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混釀之一。除了法國波爾多之外,在美國貼有"Meritage"標簽的葡萄酒也屬于波爾多紅葡萄混釀。
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納,雖然Sangiovese 桑嬌維賽是該地區的標志性葡萄品種,但是以其為主的超級托斯卡納(Super Tuscan)通常也會包含有赤霞珠葡萄。
世界最佳赤霞珠產區
法國
法國的赤霞珠種植面積超過12萬英畝,是最重要的赤霞珠生產國。而波爾多(Bordeaux)則是法國最重要的赤霞珠產區,其赤霞珠種植面積占全法國的60%以上。
波爾多的赤霞珠種植集中在左岸地區,通常與美樂(Merlot)、品麗珠(Cabernet Franc)、小味兒多(Petit Verdot)等葡萄品種混釀。左岸包括三個主要產區:梅多克(Médoc)、上梅多克(Haut-Médoc)以及格拉夫(Graves),這些地區的赤霞珠單寧和酸度都很高,酒精度中等,具有很好的陳年能力。
意大利
意大利的赤霞珠最早于1820年被引入皮埃蒙特產區(Piedmont),而在1970年代由于“超級托斯卡納”(Super Tuscan)的流行而受到世人關注。目前赤霞珠是許多DOC產區的法定葡萄之一。
西施佳雅是赤霞珠與品麗珠的混釀
西班牙
赤霞珠在西班牙的受歡迎程度也日益上升,目前已經是當地種植面積排名第四的紅葡萄品種了。在索蒙塔諾(Somontano)和納瓦拉(Navarra)這兩個產區,赤霞珠尤其流行,當地的釀酒師將赤霞珠與丹魄(Tempranillo)混合釀制,無論是結構還是復雜度都得到了增強。
美國
美國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目前已經成為僅次于波爾多的世界頂級赤霞珠產區。此外,索諾瑪(Sonoma)的亞歷山大谷(Alexander Valley)也以出產優質赤霞珠而聞名。
智利
智利的美寶谷(Maipo Valley)、孔加瓜谷(Colchagua)和察加珀谷(Colchagua)都是優質赤霞珠產區。赤霞珠對于智利葡萄酒產業來說異常重要,可以說該品種是整個智利葡萄酒產業的基礎。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庫拉瓦拉(Coonawarra)和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目前已經是世界級的赤霞珠產區。除了單一品種的赤霞珠葡萄酒之外,澳大利亞人也喜歡將赤霞珠與西拉(Shiraz)混釀,生產出獨具澳洲特色的赤霞珠葡萄酒。
除了以上幾個主要的赤霞珠產區之外,在阿根廷的門多薩(Mendoza)、南非的斯泰倫布什(Stellenbosch)、新西蘭的霍克斯灣(Hawke’s Bay)乃至我們中國,都廣泛種植著赤霞珠葡萄,由此可見赤霞珠在葡萄酒世界的受歡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