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損害和益處基本來自酒精
●顧中一,營養師
從健康角度來說,紅酒、啤酒和白酒,在酒精量相通的情況下,沒有多大區別。因為含酒精的飲料,它的損害和益處,基本都來自于酒精,別的營養成分意義并不大。
認為喝紅酒更健康,這個說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人提出了一個“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并沒有多健康,他們的心血管發病率卻不高。節目中給了一個解釋:法國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此后,葡萄酒就成為了“健康食品”。
事實上,這種好處來源于酒精,而不論你喝的是葡萄酒、啤酒或是白酒。過去紅酒企業宣傳的白藜蘆醇等化合物實際意義微乎其微。
營養學界也建議,適量飲酒,并承認在一定的量之內,喝酒對心血管系統健康有一些幫助。一般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單位(一個酒精單位相當于10-15g乙醇,約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女性不超過1份,兒童和孕婦絕對禁止飲酒。
但同時也不建議,為了這點幫助,本身不喝酒的人去喝酒。
相對來說,喝酒肯定壞處更多,酒精的毒性很大,還是引發癌癥的一大危險因素。從防癌角度考慮,酒能不喝就不喝。
嚴格釀造工藝可減少有害物質
●梁明鋒,國家醬香型白酒標準委員會委員
白酒是開放式生產,自然發酵,參與的微生物比較多。所以,相對來講,白酒中除了酒精和水以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化合物,在一千到兩千種化合物當中,不乏對人體健康有作用的化合物,也有一些有害物質。那么,白酒是如何去除有害物質的呢?
白酒在釀造過程中,有嚴格的去除有害物質的工藝。
比如“酒糟窖酒”法,將新酒盛入陶壇中,用剛出的酒醅蓋于容器表面,將新酒捂在這個酒壇子里面,熱敷數日,這可以讓酒中對身體有害的醛類物質,尤其是甲醇類物質盡可能地揮發掉,還可以讓拮抗的微量元素成分含量更多。
再比如“老熟法”,剛蒸出的白酒具有辛辣刺激感并含有某些產生不愉快氣味的硫化物、醛類等,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老熟以改變酒的風味質量,并使得酒中的有害物質(如甲醇、乙醛等)大幅度降低。
總的來說,白酒通過了這些工藝處理以后,除使香氣更加優雅、細膩,口感綿柔,酒體更加醇厚以外,也可以有效減少白酒中對身體有害的成分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