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有一種早熟的白葡萄品種叫佩哥里諾(Pecorino),由“Pecora”衍生而來,意為“羊”,主要種植在馬凱(Marches)、阿布魯佐(Abruzzo)、利古里亞(Liguria)以及托斯卡納(Tuscany)等產區。佩哥里諾葡萄皮的顏色比較淺,酸度和糖分含量很高,還帶有金合歡花、茉莉花以及礦物質等香氣。糖分含量高意味著酒精度比較高,高酸意味著活力清新,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使佩哥里諾葡萄酒具有極好的陳年潛力,口感也很豐富復雜。
如今,佩哥里諾白葡萄酒在意大利大受歡迎,儼然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贏家姿態!兑獯罄就疗咸哑贩N》(Native Wine Grapes of Italy)的作者伊安·達加塔(Ian d'Agata)曾評論說,“佩哥里諾不僅是一個很棒的葡萄品種,也是21世紀意大利最成功的葡萄酒故事。”但是就像冰心筆下描繪的“成功的花兒”一樣,佩哥里諾明艷的背后也有著艱辛的過去。
曾經,佩哥里諾在意大利中部的丘陵地區隨處可見,還常常被羊群和牧羊人當做甜點食用。二戰后,馬凱和周邊的阿布魯佐地區的農村人口銳減。由于農戶們很需要高產的葡萄來賣錢,而佩哥里諾的產量卻比較低,因此葡萄種植戶們紛紛舍棄了佩哥里諾,轉而種植很高產的品種,比如特雷比奧羅(Trebbiano)和瑪爾維薩(Malvasia)。即使這些葡萄品種釀制出的酒并不出色,但是很多酒莊還是以高產品種為主,佩哥里諾也因此逐漸被人們淡忘了。
好在一位名叫貴多·柯西·瑞福尼(Guido Cocci Griffoni)的釀酒師對佩哥里諾很感興趣,不僅反復試驗、研究這個品種的特性,還積極地宣傳推廣。20世紀80年代早期,這位自學成才的釀酒師孤獨地奮斗在研究佩哥里諾葡萄酒的道路上。1982年,他在馬凱的山區買了一塊葡萄園,并嘗試摸索這種葡萄的生長特點。他選了4塊斜坡種植這種葡萄,對比后發現佩哥里諾在最涼爽的山坡上長勢最好。1990年,他收獲了自己釀制的第一個年份的佩哥里諾白葡萄酒。雖然這年的葡萄酒只能算作餐酒級別,但是上市后很快就受到了大眾的認可。
事實證明,貴多·柯西·瑞福尼的苦心沒有白費。如今佩哥里諾不僅受到了人們的喜歡,還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回報。2000年至2011年間,其種植面積也增加了4倍。雖然貴多·柯西·瑞福尼已經去世了,但是他在意大利葡萄栽培領域做出的貢獻不會消失,他的故鄉馬凱也以他為榮,因為他將佩哥里諾這個古老的葡萄品種從瀕臨滅絕的境地拯救了回來。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接受了這個葡萄品種,很多地區也擴大了佩哥里諾的種植規模。以前貴多·柯西·瑞福尼主要在馬凱地區推廣這個品種,如今出產佩哥里諾最多的地區當屬阿布魯佐了。而且,該地還出現了用佩哥里諾這個品種單釀的葡萄酒生產商。人們的種種關注使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佩哥里諾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