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到這篇文章,你也許會疑惑:“品酒怎么會和科學原理扯上關系呢?”其實,品酒本身就是一門科學。不過,你不需要成為科學家就能學會怎么享受葡萄酒帶來的樂趣。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啜一口酒,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斷,決定它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在品鑒葡萄酒的時候,也許你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走入科學的殿堂,但事實是你確實在以一種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葡萄酒。
品酒需要調動自己的各種官能感覺。有人認為,品酒涉及三種感覺:視覺、嗅覺和味覺。真正的品酒應該采用“盲品”的形式,使用黑色杯子把葡萄酒的顏色屏蔽掉。在這樣的盲品之下,其實只有兩種感覺在真正發揮作用:嗅覺和味覺。
1. 嗅覺
在面對食物的時候,嗅覺是最重要的感覺;在面對葡萄酒時,嗅覺的作用也最為重要。有兩種渠道可以讓我們聞到葡萄酒的香氣:外部和內部。外部渠道是指鼻前嗅覺,當我們把酒杯湊近鼻子時,使用的就是鼻前嗅覺;內部渠道則是指鼻后嗅覺,它位于口腔里,“風味”就是由它感受到的。在現實中,當你說你“品嘗”到櫻桃的風味時,其實你是用鼻后嗅覺聞到了這種風味。我們沒有辦法品嘗到櫻桃風味。這也是為什么在品酒時,我們需要讓酒液在口腔里轉動,并小心往口腔里吸氣,讓酒的風味可以進入我們的鼻腔通道。
當香氣從口腔內進入鼻孔時,鼻后嗅覺即發揮作用?茖W家把通過鼻后嗅覺感受到的內容稱為風味,通過舌頭感受到的內容稱為味道。很多品酒者甚至把葡萄酒的香氣搞得更復雜,使用兩種不同術語來區分它們:果香(aroma)和醇香(bouquet)。果香是指來源于葡萄品種本身的香氣,水果、藥草和香料味都屬于果香;醇香則是指來自于釀酒過程(發酵、熟成和瓶中陳年)的風味,包括橡木、酵母的香氣等。
2. 味覺
味覺是由舌頭感受到的內容,包括五種基本的味覺感受:甜、酸、苦、咸和鮮味(鮮味也常被形容為“肉”或者“肉湯”的味道)。人們甚至還在研究幾種其他的潛在味覺感受,比如令人著迷的“肥膩味”和至今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麥芽糖糊精味”。除了味覺感受,舌頭還可以感受到食物/飲料的“質感”,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舌頭所感受到的“質感”屬于觸覺的一種,這包括辛辣感、清涼感、觸電感和鈣質感(生菠菜的磨砂感)。
味覺來源于舌頭上的味蕾。味蕾位于舌頭上的菌狀突起,這種突起有四種類型,但只有3種擁有和味覺相關的味蕾。還記得以前說過的,舌尖、舌邊和舌根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味覺嗎?不過,這種理論并不完全正確,因為每一種味蕾都可以鑒別到5種甚至更多的味道!
3. 關于品酒
品酒是一種研究口腔里各種感受的好機會。在品酒時,我們會重點關注以下幾種味覺和觸覺:
甜味:在酒剛入口時,舌尖對甜味的感受最明顯;喝完酒后,甜味則表現為覆蓋在舌頭中后部的一種微妙溫柔的感覺。
酸味:酸會刺激口腔分泌唾液,并會讓兩頰收緊。
咸味:通常被描述為由舌頭的前部和中部所感受到的內容(事實上舌頭所有地方都可以感受到咸味),它是一種厚重的、類似于礦物質的磨砂感的感覺,會讓人產生干咳感,想要再喝一口!
鮮味:這是一種類似于肉味的感覺,很吸引人,覆蓋于口腔的內部。
苦味:首先要從心理上區分一下苦味和單寧的澀味。螺旋藻和甘藍汁都是苦的;當你舔一下粉筆時,所獲得的感受才是澀味。
澀味:要體驗什么是澀味,一種完美的做法是把一個使用過的濕茶包放在舌頭上,由于單寧和舌頭上的蛋白質結合,舌頭會條件反射地向口腔的頂部和兩邊貼緊,讓舌頭感覺很干。
尖刺感:這種感受與高酸度葡萄酒相關,在把這樣的高酸葡萄酒咽下去之后,過一會兒你就可以在舌頭(尤其是舌尖)體驗到一種刺痛感。
油滑感:這是一種很光滑、平順的感覺,好像葡萄酒把舌頭的所有孔隙都填滿了一樣。很多專家認為這種感覺來自于葡萄酒高水平的甘油含量,但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