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其招股書一經發布,即遭到某媒體質疑,認為其產品品質為“勾兌酒”。在質疑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特殊字體標記出“勾兌”,然而卻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什么叫做勾兌酒。
其實勾兌酒并不難理解,在百度輸入勾兌酒一詞,多達20萬條搜索顯示,而第一條百度百科就解釋到:勾兌酒是用不同口味、不同生產時間,不同度數的純糧食酒或純糧酒精,經一定工序混合在一起。所以,勾兌一詞本身就是釀酒行業的專業術語,而勾兌所生產的勾兌酒真是躺著也中槍。
事實上,酒精勾兌酒并不是中國獨有,在世界也很普遍。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白蘭地,伏特加,威士忌等,每一種都有傳統工藝生產的,也有加酒精加香精勾兌的。放眼世界,就感覺不必譴責酒類生產中的勾兌,因為勾兌是釀造環節的一環。從定義與國外經驗中我們了解到,只要符合國家公布的各項規范要求,勾兌酒是允許出現的。
俗話說,三人成虎,一些誤導性言論的出現造成了白酒行業的畸形,“勾兌”一詞更是被妖魔化。而當面對社會輿論質疑的時候,很多酒企業秉承少說少錯,不說不錯的態度,使得白酒企業真實一面不被外界所熟知,造成當下這樣的結果。我們并不要一味的指責企業在輿論面前的“怯場”,因為他們的“怯場”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輿論所左右的。記得在某大型酒廠采訪時,原本貼著勾兌車間的廠房被貼上了調配車間。廠方負責人表示,如果碰上專業人來,勾兌二字并無過錯,如果碰上一些“正義感爆棚”的媒體,這二字卻是十分惹眼的。
作為一個行業輿論的導向者,媒體的一言一行不僅是監督了一個行業的發展,更是左右了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整體認知。在行業正常的發展面前,媒體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將行業積極向上的一面表現出來。作為行業媒體人,無法以正視聽又與網絡上那些制造“謠言”博出名的人有何區別。希望更多媒體與媒體人,為我們這個守望的行業,少一份質疑,多一份正能量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