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亞洲國際葡萄酒與烈酒貿易展覽會(Prowine Asia)在香港會展中心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開展首日,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 MW)便以主講嘉賓的身份受邀蒞臨大師班,主要介紹了六種被低估的地域性本土葡萄品種。
在本次參與人數火爆的大師班上,羅賓遜表示,葡萄酒圈已漸漸將關注對象從國際性葡萄品種轉移到一些地域性的本土葡萄品種上,其中包括阿斯提可(Assyrtiko)、小奧銘(Petite Arvine)和迪莫拉索(Timorasso)等。而以西班牙桃樂絲酒莊(Miguel Torres)為代表的不少釀酒商或釀酒師,對地域性本土葡萄品種的興趣也呈上升趨勢。
“我完全贊成這種做法,這豐富了我們對葡萄品種的選擇。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并不適宜在世界上的所有產區中種植,毫無疑問黑皮諾(Pinot Noir)也不適于種植在每個地區。因而我認為,(對地域性葡萄品種投入更多的重視)是一個順應現實、有源可溯的選擇。”羅賓遜強調道。
在杰西斯·羅賓遜自己主持撰寫的《葡萄品種》(Wine Grapes)一書中,她所收錄的葡萄品種達1,368種。但事實上,世界范圍內所有釀酒葡萄品種的總數高達1,500種。目前,意大利所擁有的本土葡萄品種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其已識別的品種數量有377種,而法國、希臘和葡萄牙則緊隨其后。
當被問及亞洲有哪些具有潛力的本土葡萄品種時,杰西斯·羅賓遜肯定了日本的甲州(Koshu)和貝利A麝香(Muscat Bailey A)這兩種尚未達到高標準的葡萄品種。她說:“我認為甲州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白葡萄品種,極具日本特色,風格純粹,很適合搭配生魚片。甲州所釀造的白葡萄酒與水確實不同,但又像水一樣讓人很難品嘗出它的風味。”而對于日本另一比較有知名度的本土葡萄品種,羅賓遜則表示“貝利A麝香葡萄的品質不夠好”,可能會阻礙其在國際貿易上的發展。
對于中國的本土葡萄品種,羅賓遜表示,張裕(Changyu)推崇了有些年頭的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葡萄實際上是佳美娜(Carmenere),這排除了其作為中國本土葡萄品種的可能。“此外還有龍眼葡萄,但我想不起中國有哪些出色的葡萄品種,也許是我還沒發現到。”而印度和泰國則暫未發現頗有品質的釀酒葡萄。
以下是本次大師班上,杰西斯·羅賓遜所介紹的六種被低估的地域性本土葡萄品種:
1. 希臘圣托里尼島(Santorini)的阿斯提可
阿斯提可的種植遍布希臘整片國土,是希臘第三大分布廣泛的白葡萄品種,但覆蓋著火山土的圣托里尼島才是阿斯提可最佳的種植地,也是其最主要的種植產區。在希臘以外的地方則鮮少發現這個品種。阿斯提可有著標志性的酸度,所釀造的葡萄酒通常擁有良好的結構且頗具陳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