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品酒的朋友,一定會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品酒術語感到迷茫吧。什么是單寧?什么是酒體?Dry又是什么感覺?以下介紹葡萄酒常用的三個基本概念。
首先介紹一下,什么是酒體(Body)。
酒體可以理解為酒的口感,一種濃薄厚重感。試想像一下喝水和喝牛奶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酒體大約可以分為輕盈(Light-bodied)、中度(Medium-bodied)和飽滿厚重(Full-bodied)三種。
造成酒體不同的因素很多,比如葡萄品種、年份、土壤、釀造方法,還有黑心商人加入增厚劑等(當然這只是少數業者)。酒精濃度也會增加酒的厚重感,通常酒精度越高,酒體的黏稠感也會越強,但這卻不是定律。有些人會追求高酒精度數的葡萄酒,但我覺得這是沒必要的,反而找自己喜愛的地區,或是葡萄品種,會更合口味。
飲酒始終是用的舌頭去感覺,是很主觀的感受。而酒精度、單寧、酸甜度、溫度及相配的食物,都會影響了你當時對酒體的判斷。這就解釋了,為何同一批次的酒,有時候三個月前飲和今天飲,味道和酒體好像有點點不同,也解釋了有時和朋友一起飲同一支酒,有人覺得徧薄但又有人覺得是中度酒體。
其次,介紹葡萄酒的單寧。
很多時候,喝葡萄酒會帶點苦澀,喝下后更會有點麻麻的感覺留在舌頭上。這種感覺對初嘗葡萄酒的朋友來說很難形容,只知很不討好,這大概就是單寧(Tannin) 了。
單寧,是葡萄酒中一個特殊味覺接觸,回想當你吃葡萄時,不小心咬到果核,大概就是這個味道。
既然單寧這么不討好,為什么好的酒又會追求單寧豐富呢?
其實單寧是一種天然的酚類物質(Polyphenol),存在于葡萄皮、籽、梗中,也會在木桶陳釀時增加。單寧賦予葡萄酒架構,堅實的質感,增加口感的復雜性和厚度,更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增加紅酒的陳年力。
一般法國佳釀以長期陳年為目的,釀造過程中,浸皮的時間都比較長,為的是要讓葡萄皮中的單寧,大量地溶入酒中,然后還要在橡木桶長時間儲存,加上所用新舊木桶比重的不同,來柔化酒體,結合橡木桶本身的單寧,增加復雜性,達到愈陳愈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