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起泡酒被稱為“塞克特”(Sekt)。塞克特最早在19世紀20年代開始生產。自誕生起,塞克特的產量一直迅猛增長,在1903至1913這10年間,年產量均超過1,000萬瓶。自首批塞克特起泡酒釀造商獲得初步成功后,大量的酒商涌入該領域,一味追求快速短時地生產起泡酒,導致塞克特的品質急劇下降。正因如此,塞克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廉價的山寨版香檳(Champagne)。
塞克特可選用的釀酒葡萄種類較多,比較常見的有雷司令(Riesling)、黑皮諾(Pinot Noir)、灰皮諾(Pinot Gris)、白皮諾(Pinot Blanc)和霞多麗(Chardonnay)。如果根據殘糖含量來區分,塞克特可以分為7大類,分別是天然極干型(Naturherb)、特極干型(Extra Herb)、極干型(Herb)、特干型(Extra Trocken)、干型(Trocken)、半干型(Halbtrocken)以及甜型(Mild)。若按照品質由低至高的順序,德國起泡酒可以分為以下4個等級。
塞克特
塞克特所用的基酒可以來自歐盟范圍內的各個國家。德國國內的大型生產商可以從歐盟各國進口葡萄、葡萄汁或者葡萄酒來生產塞克特。這個等級的德國起泡酒不享有原產地命名保護(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簡稱PDO ),但可以在酒標上注明類似“法國塞克特”(Sekt of France)或者“歐盟多國塞克特”(Wine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信息。大部分普通塞克特和普洛賽克(Prosecco)一樣,采用罐中發酵法(Tank Method)來釀制,銷售市場僅面向德國國內消費者。
德國塞克特
德國塞克特(German Sekt/Deutscher Sekt)是德國起泡酒的基礎酒款,其釀酒葡萄只能來自德國,通常為甜起泡酒風格。這種起泡酒不享有原產地命名保護,但可以在酒標上注明原產國。大部分德國塞克特采用罐中發酵法來生產,可以說是起泡版的萊茵白葡萄酒(Liebfraumi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