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喝葡萄酒時,有時會發現一些黑色塊狀或粉末狀的沉淀物附著在瓶底或者瓶壁上。
這些“黑渣”是什么?
它們從何而來?
對葡萄酒有何影響呢?
▼
這些“黑渣”主要出現在紅葡萄酒中,它們的成分包括:單寧、色素、酒石酸鹽。
一般來說,老酒容易出現這種沉淀物,即“黑渣”。這是由于單寧和色素都是不穩定的物質,時間和環境的變化,使它們的分子形態發生改變,析出,附著在酒瓶上,形成“黑渣”。
所以,如果在紅葡萄酒中發現“黑渣”,它表明,這瓶酒確實裝瓶已久。
但是,也有人發現:有些年輕的葡萄酒中也有這些“黑渣”。這又是為什么呢?
它的形成原因:一種是這種酒本身富含單寧和色素,而釀酒師在釀酒時,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酒中的物質,只進行了輕度的,或者根本不進行過濾處理,因此酒中的色素和單寧容易結集在一起形成沉淀;此外,如果葡萄酒的儲存溫度過低,酒中的酒石酸鹽(←點擊查看)容易析出結晶,而這些色素物質附著在結晶體的表面,就形成了黑色顆粒狀的沉淀物了。
對于這些沉淀物,大家可以放心,它們都是葡萄酒的天然成分。對酒的品質和飲酒者的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是,如果在喝酒時發現這些“黑渣”,最好先進行除渣處理。以免影響品鑒時的感官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