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酸、單寧是葡萄酒中重要的呈味物質,它們直接影響著葡萄酒的風格和平衡。它們中的某一種物質也會受到其它物質的干擾,如酒精和水果味可以增強甜味,酸度則會抵消甜味。作為一個葡萄酒的初學者,經常性的品酒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慢慢感受各種不同含量的呈味物質,所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和差別。
我們將這些物質的含量,按照由低到高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在進行品酒練習時,許多人都會有一種不自覺的心理暗示,那就是將每一種呈味物質的含量都描述為“中等”,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不同酒款的差異,無法從品酒結果中體現出來。“中等”又進一步細分為“中等偏低”和“中等偏高”,如果你感覺到一款葡萄酒的酸度明顯高(低)于平均水平時,你應該將其描述為“高”(“低”),即使你知道許多葡萄酒的酸度會更高(低)。
在評價葡萄酒的口感時,我們會運用到自己的味覺(如甜、酸和苦),觸覺(澀感及材質)以及嗅覺(香味特征)。每個人舌頭上面的各個部分對所有的風味都非常敏感,雖然我們每個人舌頭上的特定部位可能會對特定的味覺更敏感一些,而且每個人對同一種味道的敏感度也不相同。一般來說,舌尖最敏感的是甜味,舌頭兩側對酸味最為敏感,舌后根對苦味最為敏感(不過也有人認為味覺分區并不存在實際意義)。為了確保你對某款葡萄酒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你可以先啜飲一小口,然后吸入一部分空氣,這樣的做法可以保證葡萄酒接觸到口腔中的各個部分,并能確保酒中的芳香物質順利進入鼻腔,使你充分感受到酒中的香味。
1、甜
甜味主要是來自葡萄酒中的殘余糖分,不過酒精和甘油也可以增強葡萄酒的甜味。
干葡萄酒主要是指糖分含量低于一定水平的葡萄酒(一般低于4g/l)。如果一款葡萄酒的風格非常接近干型,但是仍然可以感覺到一點點甜味,那么這款葡萄酒應該具體描述為“微甜”,其糖分含量應該在5-9g/l之間。許多干型葡萄酒,如阿爾薩斯的瓊瑤漿、干型香檳以及價格便宜的新世界干紅、干白等,實際上都屬于“微甜型”(off-dry)。這里列出的按含糖量的分類方法與我國規定的葡萄酒分類有一些不同,我國通用的一些分類方法,請參見《葡萄酒到底是如何分類的?》一文。
按糖分含量的不同,葡萄酒的類型還包括從半干型(Medium-dry)到半甜型(Medium-sweet)等多種不同的類型。不過,這些葡萄酒的味道一般還不是足夠甜,其糖分含量一般在10-45g/l之間。如半干型葡萄酒,一般糖分含量低于18g/l,大多數甜味會被酸味所掩蓋,如武弗雷半干葡萄酒(Vouvray demi-sec)和德國雷司令半干葡萄酒(Rieling Halbtrocken)。中等類型包括大多數經典的德國雷司令小房酒(Kabinett)和晚收酒(Spatlese)、許多阿爾薩斯的遲摘葡萄酒(Vendange Tardives)和武弗雷半甜葡萄酒(Vouvray Moelleux)。
如果葡萄酒中的含糖量超過45g/l,那么該款葡萄酒的類型即為甜型。這種葡萄酒包括大多數經典的甜型葡萄酒,如蘇玳(Sauternes)和波特酒(Port)。最甜的葡萄酒會被描述為甘美多汁(Luscious),這包括路斯格蘭麝香葡萄酒(Rutherglen Muscats)及非常甜的逐?萏丫x葡萄酒(TBA),其含糖量超過150g/l。
2、酸
酸可以為葡萄酒賦予新鮮的感覺,還可以與酒精一起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葡萄酒中最主要的酸是酒石酸、蘋果酸(來自葡萄汁)和乳酸(來自蘋果酸-乳酸發酵)。在某些情況下,酒廠也會給葡萄酒加酸。這些的酸不像揮發酸那樣,它們一般沒有氣味,只能通過口腔的味覺品嘗才能感受到。無論葡萄酒中含有哪種酸,口腔中酸味感覺最強烈的位置都是在舌頭兩側,酸會讓這個位置產生尖銳、刺痛的感覺,并使你的兩頰不停地流口水。
兩頰對酸的感受時間越長,流的口水就會越多,那么這款葡萄酒的酸度也就越高。如果你在品酒時出現脫水現象,那么你的口腔就會感到比較干澀。葡萄酒是一種含酸的酒精飲料,所以即使一款葡萄酒的酸度水平很低,相比其他類型的飲料來說,它的味道仍然會偏酸。高酸度,通常會出現在涼爽地區出產的葡萄酒中,這種葡萄酒會令你的兩頰不停地流口水。雖然甜味和酸度可以互相掩蓋,但是我們仍然會以兩頰流口水的程度為依據,來判斷此款葡萄酒是否具有高酸度。紅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往往比白葡萄酒的酸度更低,所以這些葡萄酒的酸度應與其它的紅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進行對比。
3、單寧
葡萄酒中的單寧通常來自葡萄皮,包括紅葡萄酒及少量的白葡萄酒(有些白葡萄酒中也含有單寧),還可以來自橡木桶(對經過橡木桶陳釀的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來說)以及葡萄的梗和種子。
單寧,可以通過觸覺和味覺來進行檢測。單寧可以同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起來,使你的口腔有干澀感;單寧也可以為葡萄酒貢獻豐富的質感,有時會產生一種苦味。苦味在口腔的后側,會感覺比較明顯。一般情況下,白葡萄酒中不會有單寧。唯一例外的是接觸過葡萄皮的白葡萄酒(可能會導致一種蠟狀的苦味),或者受橡木影響很深的葡萄酒,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白葡萄酒的單寧含量都很“低”。
所有的紅葡萄酒均應評估單寧的含量。并不是所有的單寧都會帶給我們相同的感覺,這些感覺會因葡萄的成熟度、葡萄品種、氣候、產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未成熟的單寧更傾向于突出的澀味,而成熟的單寧則具有更豐富的材質。采用未完全成熟的赤霞珠葡萄釀制而成的葡萄酒,品嘗起來可能會有非常澀的感覺,但實際上它其中的單寧含量僅為中。非常炎熱地區出產的高品質西拉葡萄酒,品嘗起來會呈現出天鵝絨般的質感,但實際上其單寧含量很高,雖然它品嘗起來并不是特別澀。
4、酒精
酒精,主要是通過觸覺來感受。雖然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但是它卻比水更粘稠,在舌頭上的感覺也要比水重。在酒精含量較低時,葡萄酒嘗起來可能會有一點水汪汪的(watery)感覺;而在酒精含量較高時,酒精會使你感受到灼熱、刺痛,尤其是在咽下酒液的時候,灼熱的感覺有時很容易同酸產生的感覺相混淆。如果你想要將兩者清晰地區分開來,可以仔細地感覺一下,這款酒到底是水汪汪的,還是比較粘稠的。根據葡萄酒中酒精的含量,中等(包括中等偏低和中等偏高)酒精度的標準是10.5-14.0%abv。在這個范圍內,10.5-11.0%abv屬于中等偏低,13.5-14.0%abv屬于中等偏高。低于10.5%abv則屬于低,高于14.0%abv屬于高。對于加強葡萄酒,中等酒精度為16.5-18.5%abv。
5、酒體
酒體,是指葡萄酒的材質帶給人口腔的感覺。它不是單指某一種物質,而是許多物質帶給我們的整體感受。對大多數葡萄酒來說,酒精是酒體的主要因素,糖和果味物質可以增加酒體,高酸可以令酒體變得更輕。一般來說,高單寧會使葡萄酒的酒體更加飽滿,但是低含量的單寧可以令酒體嚴峻、瘦弱、更輕。對一款酒精度較高的葡萄酒來說,成熟的單寧、濃郁的芳香,即是酒體飽滿;而一款葡萄酒酒精度低、香氣微弱,即是酒體輕盈。對甜型葡萄酒來說,如果酸度較高,酒精度較低,它的酒體可能很難直接得出結論,還需要參考其它因素后才能最終決定。
6、慕斯(Mousse)
“Mousse”這個詞一般僅會在品嘗起泡葡萄酒時被談起。人們都期望大多數起泡葡萄酒具有奶油般的口感材質——口腔中有一些活潑的氣泡,但又不會顯得過于濃重,也不會影響整體的口感。有些年輕的起泡葡萄酒非;顫,品一口酒液,你會發現這些氣泡似乎要在你的舌頭上爆炸一般,但所有的泡沫又會在瞬間都消失不見了,這樣的葡萄酒通常會被描述為“咄咄逼人(agreesive)”。
其它的一些起泡葡萄酒,如經過成熟的起泡葡萄酒或者那些在一個比較溫和的壓力下裝瓶的葡萄酒,它們的氣泡都非常地柔軟細致,這樣的葡萄酒被描述為“精致(delicate)”。
7、風味特征及濃郁度
葡萄酒的風味一般可以通過聞香來測定。不過在品嘗時,口腔會使葡萄酒的溫度升高,香氣分子會同時進入鼻腔,使你感受到其中的香氣。你的大腦會將口腔和鼻子的感受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鼻子聞到的香氣和品嘗到的風味是一致的。不過,溫度的升高也可能會使葡萄酒散發出更多的香氣,令你感覺到一些鼻子沒有嗅到的氣味。開胃型(savoury)、泥土、辛辣、橡木等香氣,都更傾向于在口腔中感覺到。
8、余味
當你咽下或吐出一口酒液之后,口腔中會留有一定的余味。余味的長短也是葡萄酒品質好壞的標志之一,不過有時候你也會品嘗到不愉快的余味。比如苦味,一般我們會將其描述為“余味中有苦味”。如果水果余味很快消失不見,那么我們會將余味描述為短。品嘗者對于余味長短的敏感度也有可能會不同。一般來說,對于一款入門級的酒款來說,愉快的風味會在數秒鐘內很快散去,余味描述即為“短”。而對于一款精品葡萄酒來說,余味可能會持續一分鐘甚至更久,余味可以描述為“長”。
相關閱讀:品鑒紅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