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外觀包括幾個方面:澄清度、色深、色調及其他觀察。澄清度可以作為葡萄酒品質狀況的其中一個指標,色深和色調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葡萄酒的酒齡、品種等相關信息。不過,所有這些外觀信息都必須與香氣及口感結合起來,才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地評價一款葡萄酒,F在,請先在ISO標準杯中倒好一杯葡萄酒,并將你手中的酒杯傾斜45度,跟隨我一起來觀察這款酒的外觀吧。
一、澄清度
首先,觀察此款葡萄酒是澄清的,還是有渾濁現象。一款澄清的葡萄酒不會使照射它的光束分散。大多數葡萄酒都會有輕微的懸浮粒子,這些粒子會使光束輕微分散,尤其是對那些裝瓶前未經澄清和過濾的葡萄酒。如果葡萄酒中的懸浮粒子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范圍,那么這款葡萄酒就是“澄清的”,相反則會被描述為“朦朧的”或“渾濁的”。如果酒中存在過多的懸浮粒子,那這款葡萄酒的品質很可能已經受到了影響,比如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此外,如果這款酒過于朦朧,可能表示這款酒已出現了“缺陷”,具體屬于哪種問題還需要在聞香后進行確定。
二、色深
葡萄酒的色深可以通過傾斜酒杯,觀察葡萄酒顏色最深的部分及邊緣的顏色進行評定。紅葡萄酒的色深也可以將雙眼垂直向下,觀察杯腿與杯肚銜接的地方是否能夠清晰地看到光圈來進行確定。
所有的白葡萄酒邊緣都近似無色,但是如果有一款白葡萄酒的邊緣色帶很寬,那么這款酒應該為淺色,而如果邊緣的顏色與中心的顏色非常接近,那么可以將其描述為深色。所有紅葡萄酒中心的顏色都是不透明的,我們將紅葡萄酒倒入足夠大的酒杯中,觀察它的邊緣,如果靠近邊緣處的顏色非常淺,那么可以描述為淺色,淺色葡萄酒杯肚底部的光圈會非常清晰。如果靠近邊緣的顏色非常深,那么可以描述為深色,深色葡萄酒杯肚底部的光圈幾乎看不見。你也可以反復多練習幾次,形成自己對色深范圍的理解,比如通過葡萄酒觀察你的手指等。
三、色調
葡萄酒是一種均勻的液體,其表面與底部的物質組成是相同的,所以當我們傾斜酒杯,通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來觀察葡萄酒顏色的時候,所得出的結論不會發生變化。不過,葡萄酒的色深會由于液體的觀察深度而發生變化。
白葡萄酒和大多數桃紅葡萄酒的色澤相對來說都比較淺,邊緣處幾近無色,所以我們需要酒杯中有足夠多的酒液才能夠更好地觀察到這些葡萄酒中心的色調。大多數紅葡萄酒的顏色相對較深,它們的中心常常是不透明的,所以在靠近邊緣處觀察紅葡萄酒的顏色最為準確。
許多物質成分都可以為葡萄酒增色,白葡萄酒的顏色一般會呈現出綠色(由于葉綠素的存在)、黃色、橘色以及棕色(由于橡木桶、陳釀及氧化的影響)。白葡萄酒中最常見的顏色是“檸檬色”,如果其中帶有明顯的綠色,那么此款葡萄酒的顏色即為“檸檬綠”。如果其中帶有一絲橘色或者棕色,該葡萄酒的顏色則為“金色”。如果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棕色,那么可以將它描述為琥珀色或者棕色。這種情況通常是酒齡比較老的葡萄酒,或者是過氧化的葡萄酒。
紅葡萄酒的顏色包括藍色(由于葡萄皮中的色素)、紅色(來自單寧色素)、橘色以及棕色(由于氧化及陳釀的影響)。紅葡萄酒中最常見的顏色是寶石紅,如果其中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藍色或者紫色,那么可以將其描述為紫色。如果其中有顯著的橘色或者棕色,但是比起棕色來更偏向于紅色,那么可以描述為石榴紅。如果葡萄酒更接近于棕色,那么可以描述為石榴紅或者棕色。但是,這些顏色通常只會在酒齡較老的葡萄酒或者過氧化的葡萄酒中出現。
桃紅葡萄酒的色澤比紅葡萄酒要淺。大多數桃紅葡萄酒都屬于三文魚色,這種葡萄酒的顏色在粉紅與橘紅之間。
同種顏色的葡萄酒通常會呈現出差不多的色深(如在白葡萄酒中,棕色一般會比較深一些,而檸檬綠色則很少會非常深)。對“深檸檬”與“中等金色”這兩種描述,色澤及色深都不相同。
在一些品酒場合,某些描述顏色的詞語,如“磚紅色”、“瓷磚色”、“禾桿黃”等運用得非常廣泛,但是這些詞語在品酒術語的表格中卻通常并不存在。
四、其他觀察
對葡萄酒的外觀,還有少量的其他觀察,如小氣泡、氣泡的出現也可以說明這款葡萄酒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瓶中出現了蘋果酸-乳酸的再次發酵。一些酒體較輕、未經橡木桶陳釀的白葡萄酒尤其需要精心的處理,以保留發酵所獲得的二氧化碳為葡萄酒增添新鮮感及口感材質。對起泡葡萄酒來說,氣泡的大小和持久性通常會作為一個評估質量的因素,但泡沫的材質需要通過口感品嘗才能得到更好的評估。
當我們用合適的酒杯品酒時,所有的葡萄酒都會有酒淚(或酒腿)。糖分或酒精含量較高的葡萄酒會更具有粘性,也會更厚重,因而具有更多的酒淚。一些紅葡萄酒非常緊致,以至于酒淚也帶有明顯的顏色。當你傾斜酒杯時,酒液表面會閃爍出漂亮的光澤。這些光澤看上去好像很強烈、會閃光,但這并不是葡萄酒本身的特性。
相關閱讀:品鑒紅酒--味